宁强人大精准扶贫工作出实招 见实效

25.12.2015  11:38

        今年以来,宁强县人大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六个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包抓的贫困村、贫困户,摸实情、出实招,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产业发展。 通过协调资金4万元、机关干部自筹8500元购买银杏种子10吨,帮助包扶的高寨子街道办戚家垭村新建银杏采叶基地1600亩,其中包扶户已预留种植地块170亩,户均2.6亩。引导包扶对象种植猕猴桃120亩、花卉苗木50亩、香菇3万袋,带动农户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核桃、魔芋、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帮助脱贫致富。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协调资金10余万元,对包扶村事故多发的危桥进行加固维修,对1700米低压线路进行维修改造;投入资金15万元在三个村民小组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280余户的人畜饮水问题;协调资金11万元对3.5km灌溉渠进行维修,对3500米灌溉渠进行加固维修。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包扶村实施道路新建及维修、小桥修建、抽水站建设、路灯安装、文化广场建设、流域治理等项目,大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

      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户扶贫措施。 针对各户的具体情况分别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包扶的85户贫困户每户发展1亩以上银杏采叶园,为9名贫困大学生争取扶持资金37000元,帮助联系10余人到县工业园区企业、汉源宾馆等地打工,为贫困户购买化肥、猪仔、鸡苗、食用油及种养殖书籍等,积极为贫困村、贫困户做实事、办好事。

      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及时选派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包扶村第一书记,通过抓班子、带队伍,配齐配强了村、组干部,明确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和责任。积极走访群众200余户600余人,召开村组干部会6次、群众会4次,认真落实村干部轮流坐班、“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议事等制度,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谢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