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法官:我的“第一次庭审”

29.10.2014  17:31
        初任法官的我,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稚儿,歪歪扭扭,缓慢而不成线条的走着,没多久,肤浅的我以为自己是能胜任自己所在的岗位的,有点小得意。直到有一天,庭室同事说他有一个庭审观摩的案子需要组成合议庭,需要我参加。听完同事的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同事担任审判长,那么我就得担任主审法官,虽然也已经处理了一些案子,但都是简单的调解案子,参加如此规范的庭审,作为我个人来说是第一次,我有点犹豫,面对这样难得的锻炼机会,看着同事信任的眼神,我决心挑战自己。

        摩拳擦掌,在庭审前,我把早已烂熟于心的庭审操作程序又细细研读了一遍,以确保把握每一个庭审环节,把每个节点揣摩到细致完美,不能在庭审环节上有所疏漏。接着,我又认真阅读案卷,掌握了解案件基本情况,请教老审判员,对于同类案件的庭审特点需要侧重查清那些事实,掌握哪些证据,又仔细查阅了相关的法条知识点。

        自认为做足功夫的我,信心满满的坐在了审判员的位置上,虽然心里发虚,但是还是壮着胆子小心应对,作为主审法官,主要是主持庭审调查和举证质证程序,在庭审调查部分,我对我当天的表现是满意的;没想到在举证质证环节,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就显得力不从心,在庭审进程中发问抓不住案件的特点,语言表达总是不准确精练;对于当事人抛出来的疑问,我没能做进一步详实的发问,把事情的真实情况清晰明白的问清楚;面对当事人回答问题所答非所问,不能及时制止等等状况。幸亏有同事不时提醒,总算“连滚带爬”的把举证质证环节完成了。

        在“”的一声后,我的“第一次庭审”结束了,我心里的庭审却难以画上圆满的句号,面对庭审中出现的问题,我陷入了沉思,在无法预料的庭审中,如何才能做到控制庭审,怎样才能做到对突然出现的问题在庭审中敏锐感知并审查,把有争议的问题解决在庭审举证质证阶段,这样既解决了案件所存在的问题,推进了庭审的进程,使整个庭审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更为判案提供了方便,同时减少了当事人的矛盾,做到庭审控制游刃有余,这势必成为我这几年,甚至将来更长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初任法官,我认为必须要记住一点——不能轻视每一次庭审。因为每次庭审都是在切切实实地处理一件案子,是在为老百姓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而不是法官审判员的走秀场;因为每次庭审就像一颗小树苗的成长,雨水、野草、大风以及周围的环境都在影响着它,如果不加以约束,势必会肆意的成长,就会横生枝节。我相信只有在磨练中不断地成长,接受法律所赋予的使命,我的法官之路才能走的更踏实、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