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花石村支书陈二玲: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

16.10.2014  13:55

 

宁陕县新场镇花石村党支部书记陈二玲。

    西部网讯 深秋时节,秦岭深处的宁陕县新场镇花石村层林尽染、锦翠斑斓,工地上机声隆隆、车辆奔忙,农家屋檐下悬挂的金灿灿的玉米格外显眼……山村呈现出一派加快发展和喜获丰收的景象。

    10月10日上午,花石村委会活动室里人声鼎沸、笑声爽朗,整村旅游开发安置房建设意见征求会正在进行。“引进企业进行旅游开发是村民们向往的事,”村民沈太荣说,能进行整村旅游开发,村党支部书记陈二玲做了大量的工作。她连续15年任村支书,是引领村上发展的“主心骨”,为大家办了不少好事和实事,这只是其中的一件。

    村民们缘何给予陈二玲如此高的评价?又是什么原因让她15年连任村党支部书记?与花石村民交流,许多村民说:“她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

     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上世纪90年代,正是“木头经济”红火的时候,宁西林业局在新场境内有近万名工人进行林业生产。因80年代末的一场洪水将家中耕地全部冲毁,另寻出路的陈二玲在宁西林业局驻地菜子坪搭建板房经营小卖店,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

    1999年8月的一天,时任新场乡党委书记杨洪涛来到陈二玲的小卖部,找她谈话。花石村原支部书记因故要求辞职,村党支部处于瘫痪状态,乡党委希望陈二玲能挑起这副担子。杨洪涛的谈话让陈二玲很是纠结:“怎么办?干吧,生意刚有了门路,再说,偏僻山村里,人们对女同志当村干部还不能完全接受;不干吧,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为群众服务。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陈二玲忍痛放弃了小卖店,举家回迁到花石村,担任起了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支部年老党员多,学习和组织生活不正常等实际,陈二玲从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入手,抓支部班子整建,较短时间内让村“两委班子”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就在花石村各项工作刚有新起色的2000年,国家林业政策调整实施天然林禁伐,曾经依靠伐木和服务林业工人的村民们顿时失去了收入的来源,全村51户161人的收入更是一落千丈。县上号召组织劳务输出,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增收的路子。但许多村民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外出。陈二玲只要一得到务工信息,就和“村两委”的干部一道挨门挨户的去通知、做思想工作,动员村民外出务工挣钱。短短几年时间,花石村外出务工人员由最初的不到10人,发展到60多人。

    “群众增收致富,干部有责任。让群众干啥自己要带头,只有自己尝试成功了,才能让群众干,自己不干没有说服力。”陈二玲说,花石村平均海拔1500米,是猪苓的适生区,当地村民有上山挖野生猪苓的传统。何不把猪苓栽培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2001年,陈二玲投资5000元栽培猪苓500多窝,由于技术等原因,试种失败。面对投入没有回报,尽管家人有意见,她却没有气馁,而是接着继续干。在陈二玲的示范带动下,花石村的猪苓栽培产业迅速发展,60%的户栽培了猪苓。2003年,全县的猪苓产业现场会在花石村召开。

    伴随着宁陕生态旅游开发的蓬勃兴起,花石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初,西安海荣集团计划投资9亿元对花石村进行旅游整村开发。引进项目初期,村民对旅游开发不理解、不支持,陈二玲反复给村民宣传外地的好经验,帮群众算经济帐,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陈二玲曾上门到一户村民家中去了6次。目前,已有11户村民签订了安置房协议,43户村民安置房建设方案已确定,花石村整村旅游开发项目全面进入实质阶段。

    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在陈二玲一班人的带领下,花石村有了较快发展,主导产快速兴起,村民大幅增收。至20013年底,全村发展中蜂养殖520箱、猪苓10000窝;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080元增加到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