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俄收获寥寥分歧仍存:亲俄远美难?

09.05.2016  06:35

  俄罗斯总统普京6日在俄南部海滨城市索契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非正式会晤,之后两人并未举行新闻发布会,双方也没有签署任何文件。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安倍力图在领土等问题上与俄罗斯达成“突破性”协议,但由于这一问题涉及俄日根本利益,同时日本受到美国严重制约,自身外交难有所作为,无法取得俄罗斯信任,因此预计俄日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快速升温。

  据新华社

  分歧明显领土仍存争议

  日俄领导人会晤结束后,俄外长拉夫罗夫向媒体介绍情况时表示,普京和安倍各自表明了加强双边关系的意愿。

  日本《每日新闻》指出,虽然安倍准备了8项合作计划,试图以此谋求改善日俄关系,并为解决领土问题创造有利氛围,但这不意味着解决两国之间最大问题——领土问题会取得进展。而且从目前来看,俄方很难在领土问题上有所妥协。

  会谈结束后,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安倍向俄方提出了解决南千岛群岛问题(日本称北方四岛)的新提议。但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仅表示,普京和安倍对此问题进行了建设性讨论,两国外交部门将继续磋商。可以看出,双方在领土争议这一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重大分歧。

  双边关系难有起色

  安倍是西方因克里米亚问题制裁俄罗斯后访俄的首位西方国家领导人,但对于仍处于低谷的双边关系来说,安倍此次访问的作用十分有限。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德米特里·斯特列利佐夫认为,在一些不触及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如朝鲜半岛局势、乌克兰及叙利亚局势、核裁军等问题上,日俄的立场在未来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靠拢。然而,在领土和经济问题上不会出现突破。

  斯特列利佐夫认为,在南千岛群岛的领土问题上,双方最多只能再次确认争议的存在,表达推动解决领土争端的意向。而在经济领域,质变也不会因会晤而在近期发生。

  日本部分媒体认为,在油价低迷、俄罗斯国内经济因外部制裁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安倍政府希望以经济合作为筹码,要挟俄罗斯展开领土问题的对话。

  安倍亲俄远美难

  俄罗斯媒体评论称,安倍访俄的目的或为后奥巴马时代未雨绸缪。评论认为,日本虽然追随美国,但其终究在地理上与俄罗斯和中国相邻。从历史经验看,每当日本与中俄关系回暖时美国都会横加干预,将其拉回“美国小弟”的位置。安倍此次访问的目的或许在尝试不再充当美国的工具,利用美国总统选举的窗口期,趁机向俄迈出一步。

  斯特列利佐夫指出,影响当前俄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全球地缘政治架构的改变,这与美国实力的削弱、日本对自身全球地位的重新定位相关。此外,安倍担心美国新总统产生后,对日政策变得更为强硬。分析人士也指出,安倍在作出“亲俄”举动时当然还要避免得罪美国。在俄罗斯与美国“交火”之时,安倍却试图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这让美国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