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拔穷根 乐业奔富路

07.11.2014  12:43

        一幢幢白墙红瓦与青山相依,错落有致;一排排移民新居与绿水相伴,清流环绕。农家大叔扛锄耕作,听秦腔,安居其间。这是每一位曾身临蓝田、感受蓝田移民搬迁历程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画卷。创出经验,成为示范,蓝田移民搬迁成效显著。
        群众期盼是第一信号:实现人居改善全覆盖
        1.48万户5.8万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岭山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0%,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2012年初,这一组数字摆在了蓝田决策者的案头。如何让这些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蓝田亟须寻求突破。
        2012年6月起,省委书记赵正永,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市长董军先后到蓝田调研,提出要重点实施移民搬迁,加快蓝田脱贫步伐。省市相继出台了移民搬迁补助政策,蓝田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改善贫困群众住房条件。
        移民搬迁工程是“四大工程”的重头戏,蓝田县采取“整村搬迁、集中安置、零散改造”三种形式,将生存环境艰苦或居住条件差的7006户27733名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三年移民搬迁规划。2013年、2014年投资6.8亿元,搬迁4457户17643人,已完成投资3.4亿元,建成新居1985户,移民新居成为蓝田山岭上最美的风景。
        与此同时,实施土坯房改造工程,用三年时间消除1.2万户土坯房,已经改造5300户。实施贫困户“美居”工程,对房屋内部破旧,但主体尚可,无力修缮的贫困群众,每户帮扶2万元,为其加固房屋、粉刷墙壁、铺设地面、美化庭院。实施特困户安居工程,对1200户极度贫困、没有自筹资金能力的零散户,由政府扶贫资金为其盖两间改善房。
        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尺:移民搬迁始终重民意
        循着为民的理念,蓝田移民搬迁工作开始了动员、规划、融资、建设……
        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权,把惠民政策与群众意愿结合起来。编印《扶贫政策读本》和宣传册页,组建扶贫政策宣讲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移民搬迁政策,鼓励危房户或土坯房户参与移民搬迁,引导其他群众户配合移民搬迁。同时,选准搬迁对象,杜绝搬富不搬穷的现象。享受移民搬迁政策的贫困户,全部经过群众评议、村组公示、县镇审核。
        移民搬迁规划尊重民意。2013年、2014年新建的68个集中安置点、2个社区,均由群众会议决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建新必须拆旧”的要求,坚持下山、出沟、沿路、靠镇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融集资金是难题。蓝田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县级部门精简“三公经费”。土地增减挂钩、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聚合4亿元投向贫困村。质量是住房的根本。蓝田县把好项目规划、项目预算、施工队伍选择、工程质量、建材质量、督促检查、验收决算、后续管理“八道”关口,执行群众监理、工程监理“双监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群众脱贫是第一目标:帮扶搬迁群众能致富
        搬迁不是目的,致富才是根本。蓝田县委、县政府认识到:移民搬迁不仅仅是为群众建好住房,关键还是要通过居住条件的改善,为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始终坚持生产和生活并重,产业和搬迁同步。厚镇韩坪村移民搬迁110户424人,在新居二楼留有小平台,方便群众农忙时晒粮。洩湖镇簸箕掌村移民搬迁301户,移民新居为古色古香的关中庭院,便于群众发展农家乐。蓝桥镇野竹坪村移民搬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在发展休闲旅游中增加了收入。金山镇柴家村栽植核桃1000亩,同步建设养殖小区,22户贫困群众参与合作经营。葛牌镇东沟村为贫困群众购置经营设备,组织引导发展农家乐。数字昭示着生动的态势。2012年以来,全县163个低收入村,栽植核桃等经济作物1.2万亩,养鸡2.2万只。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833元,是2011年的1.3倍,年均增长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