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科技局扎实整改惠民生

31.10.2014  19:43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康市科技局扎实整改、求实创新,确保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整改成效惠及民生。

  针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市科技局领导班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4个方面20条整改落实的措施,开展7个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16项,取消(转为日常管理)行政审批项目4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项目公开透明。该局深入开展了科技项目管理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科技计划和科技成果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程序,突出抓好《安康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安康市科技成果评审验收办法》、《安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制订和落实,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追踪问效。今年以来,争取中省项目30项,获得扶持资金1055万元。推荐32项成果项目申报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在全省创新型省份推进大会上,我市10项成果获得省政府表彰,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创历年来最好记录。

  科技宣传有声有色。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加强科技宣传建议,该局加大了科技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如“科技之春”宣传月、以“科技生活 创新圆梦”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与安康日报合作推出十大创新型科技人物(企业)专访。在68所中小学举办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发放地震知识手册和宣传挂图,赠送地动仪模型。举行科普宣传活动58场次,发放科普书籍、挂图等资料10万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促使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风尚。

  科技惠民落在实处。全市1047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深入开展“千人进千社、千技惠千村”行动,大力推广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98个,创办或领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250多个,发展会员25012人,服务农户近10万余户,增收15%,辐射带动农民41.9万余人。同时,积极促进先进科技与主导产业、民生事业的融合,以企业为主体成功研制了10个新产品,开发了20项新技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