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男子为证明自己 绑架男童敲诈300万

10.04.2015  18:35
安康男子为证明自己 - 古汉台
安康男子为证明自己 - 古汉台
安康男子为证明自己 - 古汉台
安康男子为证明自己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10岁男孩家门口失踪 手机传来救命声

失联男孩遭绑架 绑匪索赎金300万

4月4日17时许,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110报警服务台接群众刘某电话报案,称其10岁儿子乐乐当日下午和同学在安康某公园玩耍时被绑架,后多次接到勒索电话,索要赎金300万元,并威胁不许报警,否则撕票......

都市快报》记者了解到,乐乐的父亲在安康市的汉江大堤附近开了一家烟酒店,一家人生活幸福,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10岁儿子乐乐已经悄悄的被人盯上了。

暴躁的绑匪开出高价——300万,这对乐乐的父母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是儿子处境也是极度危险,怎么办?冷静之后乐乐的父母决定向警方报案。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说:“我们就和受害人家属商量,让其以凑不够钱为由和绑匪拖延时间。

拖延是一把双刃剑,对民警来说,拖延的时间越长,成功解救乐乐的机会就越大,但是拖延的时间越长,绑匪将会失去耐心,人质乐乐就会越来越危险。

狡诈的绑匪每隔一个多小时,就会催促一次赎金,每次的通话不会超过半分钟,而搜捕的大网已经在安康市悄然展开。

绑匪到底是几个人?被绑架的乐乐会不会有生命危险?这些都是未知数,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警方也不敢轻举妄动,耐心的跟绑匪周旋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六个小时的讨价还价,最终急于拿钱的绑匪做出了让步,将300万赎金降到了21万。

同时,案犯将交易地点定在安康远郊的五里镇四号桥头,专案组民警立即对整个取款现场进行了周密的布控,静等绑匪出现。

那取赎金的绑匪会如约而至吗?歹毒的绑匪会不会仍然在试探?交易地点绑匪还会不会临时出现变化呢?

狡诈绑匪频换交易地点 警方布下天罗地网

丈母娘瞧不起案犯杨某 女婿铤而走险证明自己

4月5号早上九点多,被绑架男童乐乐父母乘坐出租车带着21万赎金赶到交易地点,扔下了一个黑色塑料袋,没过多长时间,从桥下走出来一个小伙子。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说:“为了确保受害人的绝对安全,我们没有对取款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

之所以没有立即抓捕,是因为没看到被绑架男孩的身影,这时从专案组另一路传来了好消息。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说:“等到确定受害人被安全解救之后,我们立即对涉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抓捕。

如今,三名案犯安全部都被关在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看守所里,那当初他们又是如何有如此举动呢?

案犯杨某说:“丈母娘家就两个女儿,她妹妹她们比较有钱,我丈母娘老是看不起我,因此我跟丈母娘家发生了一些矛盾并争吵了起来。

案犯杨某告诉记者,自己被亲属长期瞧不起,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这才跟其他两名案犯做出了惊天的预谋。身为人父的杨某,在将乐乐控制之后,其实已经后怕了。

杨某说:“在车上其他两个人伤害小孩,我只会劝他或阻止他,我自己没有伤害过这小孩,他睡觉我都让他睡到我身上,所以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我特别后悔。

三名案犯多次踩点 提前摸清男孩“家底

民警:孩子心智不成熟 家长需培养防骗意识

10岁男孩乐乐成功被解救,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而三个绑匪无一漏网,真可谓大快人心,那么绑匪究竟是如何将刚满十周岁的乐乐骗出来,进而实施绑架的呢?

都市快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乐乐家门头所留的联系电话都是价值不菲的特殊号段,这从侧面也暴露出家里的经济实力。于是经过多次踩点,案犯杨某开始实施绑架。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说:“(实施绑架时)案犯发现被绑架小孩和他两个同学在一块玩,其中一个嫌疑人发现被绑架小孩的其中一个同学他认识,然后这个嫌疑人就冒充被绑架小孩的同学的远房舅舅和他套近乎。”

在取得乐乐充分信任后,紧接着案犯又约乐乐到安康市高新公园来玩,因为这里人烟稀少,而乐乐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的逼近他。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说:“两个嫌疑人谎称带被绑架小孩到家里取玩具,将被绑架小孩带走。为了不让被绑架小孩两个同学起疑心,他们留下另外一个嫌疑人在现场陪小孩在那等。

在成功的将乐乐控制之后,陪同另外两个男孩的案犯便金蝉脱壳,有了乐乐当人质,三名案犯这才有了给乐乐母亲打电话索要300万赎金的一幕。

案犯杨某说:“我只希望我老婆能原谅我,能明白我所做的为什么。

经过调查发现,三名案犯都是安康 本地 人,之所以会选择乐乐家下手,是因为乐乐的家人曾经是开矿的,在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绑架乐乐就是为了手上有可以谈判的筹码,好要钱。

眼下三名案犯已经被刑拘,开朗的乐乐已经重归正常的生活。

安康 市公安局汉滨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家长,要不断地给孩子强调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管用什么样的理由,用什么样的借口都要给孩子不断地强调,让孩子形成这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