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初显

07.06.2018  21:25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孵化”问题、“对接”问题、“种子”问题等制约成果转移转化的突出因素,探索建立寻找捕捉、展示路演、孵化对接、向往汇聚、融资放大等机制,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成效初显。
      一是科技成果供给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以来,遴选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5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8项,将量子信息、智能语言等相关研究课题推荐到科技部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在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撑下,安徽省在量子信息、热核聚变、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如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面开通、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3项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入选国际十大科技新闻。2017年,全省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21项专利获国家专利奖。
      二是科技成果寻找对接机制不断健全。建成试运行省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已收录科技成果3302项,着力构建科技成果开放共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寻找捕捉机制,截止目前已编发《安徽科技快讯》32期,发布科技成果信息315条。以开展“四送一服”为契机,组织高校院所在合肥、芜湖、六安等地开展校企、所企对接,据统计约有100多项成果成功对接。组织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比赛等活动,促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企业等对接。2017年,全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49.57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0.7亿元,较上年增长34.2%。
      三是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汇聚。伴随科技大省建设系列支持政策实施、四大创新支撑体系的构建,创新资源加速在安徽省集聚。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相继在合肥建立研发机构;中电科集团、西安交大、北京化工大学分别在芜湖、池州、安庆等地建立航空技术、智慧技术、化工技术研究院;安庆、宣城在建设筑梦新区、宛陵科创城中,注重配套引进科技服务机构和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基金;亳州在江南大学等探索成立离岸孵化中心。此外,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入列首批国家研究中心,科大讯飞入列国家人工智能四大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应不断显现。2017年,安徽省切实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对768项高校院所在皖转化和企业购买省外科技成果给予奖励补助3236.4万元。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明确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员可按规定获得成果转化奖励,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机制。深入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省遴选48家在皖转化成果人才团队给予股权或债权扶持3亿元,带动市县和企业投资12.6亿元。
天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一、蓝图绘景 网络“搭戏” 凝聚前行力量 科技厅
青岛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18年6月26日上午,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