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全域旅游战略点石成金 三园二山一湖初现成效

02.09.2015  18:13

    西部网讯(通讯员 蓝海鲲鹏)生态家园,美丽宜君。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中国避暑城”正魅力绽放。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宜君近年来发展理念的转变:一种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引发的“全域旅游”发展效应,正改变着这座渭北山水小城的面容,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积极影响着宜君山城和宜君人的未来。

    科学规划 变环境引力为生产力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似乎宜君人早已理解到其中的深刻内涵,一边增加资金投入,修护生态环境;一边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向生态环境要效益。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此前曾指出:“如今,旅游工作正在从经济建设的边缘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其实,宜君早已如此。

    近年来,宜君县发挥“生态、避暑、休闲、养生”优势,形成以太安森林公园、南山公园、龟山生态园、龙山、云梦山、福地湖为主的“三园二山一湖”旅游骨架。

    特别是今年以来,宜君县加大以避暑休闲为主的县城旅游、以鬼谷子道教文化为核心的云梦山景区和以山水休闲文化为主的福地湖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三园两山一湖”核心景区。

    此外,还将黄帝文化与避暑文化融入园林生态旅游城建设中,并投资500多万元精心打造西北第一个融道教与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云梦山景区,设立古代军事文化实景和道教布道场。

    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该县投资数千万元实施南山公园的建设和福地湖景区的开发,挖掘驰名省内外的北魏佛道石龛石窟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福地湖景区服务功能,打造具有佛道文化、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省级3A级风景名胜区。

    其中,宜君福地湖可谓亮点纷呈。

    资料显示,该湖距县城15公里,水域面积为20万平方米,原为1958年建设的水库,是渭北高原唯一的绿洲。目前,在全域旅游理念支撑下,宜君县已将其打造成为210国道上的一颗旅游“明珠”。

    因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7.8%和夏季平均气温20.8摄氏度的生态优势,加之湖心岛上北魏石窟的遗址发现,也为秀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古老的人文气息,从而成为盛夏避暑、休闲娱乐和养生的好去处。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宜君县因地制宜,为景区铺修了油路,完成了电力供给和通讯传输,并投资建起了集吃、住、娱为一体的宾馆,购置了游船和其它水上娱乐设施。

    事实上,“三园二山一湖”旅游骨架不仅是宜君旅游产业崛起战略的构想,更是宜君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抓机遇迎挑战,蓄势腾飞的关键。

    如今,“三园二山一湖”中的“一湖”——福地湖在陕西省内的影响力已不断扩大,并成为该县目前接待量最大、收入最高的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