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法院:一位充满正能量的大叔

18.05.2015  11:53
        到法院工作已经两年有余,对于法院的争吵也渐渐习以为常,似乎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背景音乐。这不,民庭办公室又传来当事人声嘶力竭的控诉和反驳,处在这样情绪中的当事人基本都已经失去了理智,而被告是个七十多岁的老者,他对法官说:“这个案子要是弄不好说不定还得死几个人!”初听这话肯定会吓一跳,还以为是有多深的积怨才能这样的恶语相向。而事实上此案的标的只有七百元,双方当事人还都是同村乡亲。

        2013年,原告白某到该村村长也就是本案被告刘某处领取自己的700元油井占地补偿款时,发现该款已经被另一被告王某领走,且王某还在领款条上签字按了手印。原告白某遂向被告王某要钱,王某却称其从未领过白某的钱也没有签过字。于是这事便历经村委会、乡政府、派出所多次调解处理也未果。原告白某拿不到钱,一直来回找两被告人要,觉得两被告是互相推诿扯皮,无奈便诉至法院,要二人偿还自己700元油井占地款。被告王某觉得自己根本没领钱却被扣上了占便宜的臭名声,在村子里遭受了很多闲言碎语,对原告白某很是恼火。另一被告村长刘某认为都是一个村子的代领补偿款也很正常,一时大意也记不清当时的情况,但也不愿承担责任。三人都各有各的冤枉,所以谁也不让谁,期间,原、被告及其家人还多次发生言语冲突,矛盾便越积越深。

        受理案件后,法官了解情况后多次耐心劝说才使双方情绪缓和,可是到了这日开庭时,双方却又一副剑拔弩张、唇枪舌战的气势,最后焦点落到了笔迹鉴定上,都表示无论费用多高一定要做笔迹鉴定,确定到底领款条是否系被告所签。虽然于法官而言,有了鉴定结论,一纸判书就可以轻松结案。可是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其实都是怄气行为,等鉴定结论出来也许还会造成新的矛盾。而另一方面,2000元的鉴定费又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所以,法官休庭后将当事人带到了办公室,再一次对当事人进行耐心劝说,最终被告刘某考虑到自己作为村长对原告的损失也有一定责任愿意支付原告白某300元,被告王某也表示自己最多愿意支付100元以了结此案。虽然案件有了质的突破,但还有三百元没了着落,原、被告也再无让步,调解再次陷入僵局。

        “我愿意出三百块钱帮你们把这个事处理了!”在嘈杂的办公室突然出现这样的声音大家都愣住了,正在苦心劝导当事人的法官也转过头看着门口凳子上坐着的这个中年男人(姑且称呼为大叔吧),原来大叔是另一个案件的原告,本来约好今天过来领取调解书,但法官专心于调解这起棘手的案件都没注意到他是何时进来的。

        法官起身将调解书递到大叔手中,大叔快速的在送达回证上签了字以后却并没有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意思,转身对着原告说如果我掏三百块钱,弥补了你的损失,你们是否可以握手言和,不再纠结于谁是谁非?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原、被告都有点无所适从,点点头互看一眼都不说话了。

        大叔向法官解释道:“我刚才也听到了双方的激烈争吵,了解了案件的经过,为几百块钱多年的邻居、朋友反目成仇实在是不值啊!法官苦口婆心的劝了这个劝那个,就冲着分工作责任心,我也愿意帮忙。而且,如果掏300元就能使大家化干戈为玉帛,这可比拿这钱出去喝顿酒有意义多哩!

        面对法官的推辞大叔继续说道:“我也是在法院打过一次官司后对法官有了更新的认识,觉得法官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付出了很多,自己的案子如果不是法官下大力气调解,可能现在还没有解决……”边说他边拿出三百元钱递到了原告的手里。看到陌生的旁观者也愿意慷慨解囊化解纠纷,原、被告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之前脸红脖子粗的气势也没有了。原告白某拿到700元钱申请了撤诉,双方终于言归于好,过了一阵竟还拉起了家常。

        毫无关系的案外人出资帮助调解案件这在法院好像还是头一遭,这两天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第一新闻,都说调解能更好的化解纠纷,所以我们在面对矛盾、纠纷时,但凡有一丝希望可以调解处理的案件我们都会尽量调解,就算最后调解不成也能一定程度上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但是经常也会苦恼于当事人的不理解,在有的当事人眼里总感觉法官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有什么“阴谋”。然而,这位朴素大叔身上满满的正能量,让我们每一名法官干警都感受到了来自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使我们信心倍增,今后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法院的审判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