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多举措治污减霾成效显著

03.11.2014  14:02

据环保部门最新消息:今年年初,宝鸡市空气质量一度处于关中地区倒数第一,在全国也排名靠后。而随后的几个月,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天数跃居关中五市一区 前列。半年多时间,这里的空气质量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日前,记者深入宝鸡探秘,该市环保局局长王海鳌向记者道出玄机。

控燃煤 让“黑烟囱”成为历史守住青山绿水,留住蓝天白云,这是历届宝鸡市委、市政府 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去冬今春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却给这座曾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项殊荣的魅力城市蒙上了阴影,群众忧虑,领导心 急。“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治理雾霾,让群众呼吸到新鲜空气。”宝鸡市委书记上官吉庆多 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

今年3月,宝鸡市组织有关县区和部门专程赴兰州“取经”,并邀请中科院西安地环所到宝鸡开展 PM2.5源解析。研究表明,宝鸡大气污染源2/3为自身产生,其中在能源结构中占73%的燃煤是主要污染源。

找到“病根”,该市立即开展燃煤锅炉拆改大会战。市上出台支持政策,拆除燃煤锅炉除享受省上补助外,市财政每蒸吨再补助1万元;金台区在省、市补助基础 上,按照每拆除一台锅炉再补助5000元的标准对镇街和社区进行奖励;对部队、中小学、社会福利用房、困难企业减免供热和燃气入网配套费……政策促动下, 拆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拆除740多台,比过去10年拆除总数还多,大批“黑烟囱”成为历史。治工业淘汰重污染企业作为西部工业重镇,工业污染也是宝鸡 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为此,宝鸡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治污,打出了三记“组合拳”:第一拳,淘汰关停。 陕西 丰宝化工有限公司 等9户重污染企业、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等9户水泥企业共计13条生产线被淘汰关停,累计淘汰钢铁产能50万吨、焦化20万吨、铅锌冶炼3.5万吨、水泥220万吨、2台5万千瓦小火电落后产能;第二拳,退城入园。阜丰生物公司、宝氮化工公司、长乐钢铁公司等5户重污染企业搬离市区,迁往工业园区;第三 拳,深度治理。以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分步执行为契机,倒逼火电、水泥等企业升级环保治理设施。今年共下达67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已完成38项,总投 资达40亿元。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省率先推行环保驻厂监管制度,对年用煤量在50万吨以上的宝二电、大唐热电等6户大型燃煤企业,每户派驻2名环保监督 员,实施24小时驻厂监督,采取“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的措施,全程跟踪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总量减少。抑扬尘

对渣土车单车监控

今年以来,宝鸡市在建筑工地全面推行六个100%管控措施,即围挡、喷雾、洒水、覆盖、硬化、绿化全方位控尘作业。对市区408个施工项目17.5万平米 裸露土方全部进行覆盖,154个项目落实湿法作业,配备车辆冲洗设备131台、雾化喷淋设备22套。同时,对渣土车实行单车监控、定向管理,市交警支队为 此专门成立特勤大队,建成渣土车 GPS 监控平台,对1122辆工程车辆安装 GPS 系统和加盖密封装置,遏制了其随意抛撒现象。

为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今年宝鸡市还集中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和逾期未审验车辆近2万辆,并从5月1日起,在市区重点路段实行“黄标车”“无标车”禁 行,还积极推进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在首批15辆微型甲醇邮政车投入运行后,近期将新增200辆甲醇出租车。同时,推动道路清扫由“保洁”向“保湿”转变, 实施“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工作模式,坚持每天每间隔3小时洒水一次,循环对19条主要道路实行常年洒水压尘减霾作业,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扎实开展餐饮 油烟治理,完成了487户餐饮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任务,并下茬整治露天烧烤,收缴炭火烧烤炉280个,改造炉具380家,取缔市区集中露天烧烤点12个。

防漏洞组建5000人“环保网格员”今年宝鸡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网格化治污管理模式,依托现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中心,组 建5000人“环保网格员”队伍,配置了90名大气污染监督员,对市区实行每天巡查,按照“发现问题——立案派遣——限时处置——查结案——考核评价”5个环节,对大气污染进行层层监管。在镇街设立一级网格,社区设立二级网格,小区、楼院设立三级网格,大气治理的责任下沉,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累计查处焚 烧垃圾案件605件、建筑工地覆盖案件31件、渣土车抛撒案件82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