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加速金陵河整治为“水润宝鸡”添新景

04.03.2016  08:16
  日前,金陵河宝鸡市区段宝十桥至十八孔桥核心区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河两岸栽植乔灌木58万余株,增加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修建游步道、休闲广场,方便市民休闲娱乐;新建跌水坝、橡胶坝,聚水成景。一系列整治工程,让昔日的臭水河变成风光旖旎的景观河.   疏浚固堤打造安澜河   有人说,一条河流缔造了一座城市,只要有河流水系经过,就能滋养一方土地,带给万物生机。宝鸡河流密布,城因水兴,滔滔渭河穿城而过,带给“水润宝鸡”无限生机。作为渭河上游的一级支流,金陵河流经宝鸡市陇县、千阳、金台等县区,穿越市区注入渭河,境内河道长55公里,为宝鸡这座城市增添了灵气。   金陵河发源于北部陇山南麓,是典型的季节性河流。长期以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金陵河市区段沿岸人口和小企业不断增加,河道内垃圾遍布,污水横流。提起以前的金陵河,家住市区北环路的薛岁劳直摇头,他说:“虽然家门口就是金陵河,可是河里常年流着脏水,一到夏天蚊蝇乱飞,真让人头疼。”   曾经的金陵河不仅是沿岸群众的一块“心病”,也是市区的一块“黑疤”。整治好金陵河,不仅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需要,也是市民的呼声。   去年年初,金陵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拉开帷幕。该工程南起店子街宝十桥头,北至秦家河大桥与宝平路交会处,河道全长约4.55公里,预算总投资约1.4亿元,初步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工程分宝十桥至十八孔桥段、十八孔桥至秦家河大桥两个区段。目前,宝十桥至十八孔桥段核心区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王伟辉介绍,金陵河上游汇水面积大,河道断面小,如果发生洪水,将给沿线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整治后,首先将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清理河道垃圾,疏通河道后,河两岸将新建全长 3.35公里的堤防,按百年一遇洪水设防标准建设。目前,金陵河市区段核心区堤防已经建成。   绿化美化变身景观河   如今的金陵河两岸,柳树、红叶石楠等树木借着阳光雨露的滋润,争先恐后冒出了嫩芽。从过去星星点点的绿色,到现在随处成片的绿荫;从过去的杂草丛生,到现在白皮松、金叶女贞等乔灌木参差错落……经过绿化美化,金陵河变成了一条承载着生机与希望的绿带、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长廊。   据金台区住建局绿化科负责人董继良介绍,金台区结合金陵河两岸的特点,反复论证,选择树种,在去年10月至12月,抢抓秋冬季植树的黄金期,加班加点植绿。目前,金陵河市区段核心区共栽植58万余株乔灌木,增加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   环境变好了,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成了金陵河整治要解决的问题。金台区在宝十桥至十八孔桥之间一河两岸堤顶游步道上铺设陶砖6000多平方米,安装花岗岩护栏1100多米,并在重要节点修建了休闲广场、小景观等,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金陵河两岸,人们自由欢畅地享受好环境带来的福利,有的结伴散步游玩,有的带着孩子放风筝,有的跳起了广场舞……   聚水成景形成生态河   为了修复河道生态功能,金台区围绕市政府提出“水润宝鸡、绿色宝鸡、亮丽宝鸡”的总体部署,在金陵河市区段核心区新建跌水坝和橡胶坝,聚水成景,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如今,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象征。下一步,金台区将继续发挥河道促进经济发展的载体作用,打造集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沿河景观长廊,将金陵河市区段建设成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十里金陵夜间经济带,形成河道治理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让城市内河都成为景观河   河流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治理的成效更是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好坏。随着宝鸡市提出“水润宝鸡、绿色宝鸡、亮丽宝鸡”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各县区不断加快河流整治步伐,让群众深刻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好处。不少群众期盼,让每一条城市内河都能变成景观河。   河流整治是宝鸡市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重要环节。继对石坝河、瓦峪河综合整治之后,金陵河市区段也成为宝鸡市河流整治的重点。因金陵河沿线人口、小企业多,金陵河河床曾经黄土裸露、垃圾成堆,周边群众一直期盼金陵河面貌能彻底改变。从去年开始,宝鸡市大力开展金陵河市区段综合整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高河道防洪标准,修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河道景观水平,彻底消除了金陵河市区段的行洪安全隐患,改变了脏乱差的旧面貌,新建成的景观生态廊道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金陵河市区段治理初见成效,“龙须沟”变成了景观带,引得市民交口称赞。   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和谐统一   金陵河市区段综合治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将紧紧围绕市政府提出“水润宝鸡、绿色宝鸡、亮丽宝鸡”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金陵河市区段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金陵河基础设施,提高河道防洪标准,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河道景观水平,有效发挥河道整治对带动区域开发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能力,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来源:宝鸡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