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民畅谈创文新变化:绿色祭奠成时尚

21.11.2014  15:36

市民高志强:鲜花代替冥币 植树取代放炮

我祖籍山东,在宝鸡已生活了10年。以前我们老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要祭祀故去的亲人,大家用放鞭炮、烧纸钱、烧香点烛、挂灯、放孔明灯 等方式表达对故去亲人的哀思。近几年,宝鸡市政府不断倡导文明祭祀,通过设置祭祀盆、冥币换鲜花、植树寄哀思等方式,引导市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祭祀方式逐步向环保祭奠方向发展,文明祭祀已成为宝鸡人追思亲人的新风尚。

每到清明节、寒衣节,市区各十字路口是市民们焚烧纸钱比较集中的地点,为便于市民祭奠,市环卫部门在各路口设置了祭祀盆,大多数市民都能使用定 点摆放祭祀盆焚烧纸钱,这样既不会烧得到处都是灰,也不会给环卫工人增添额外负担。今年的清明节,我见过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准备在祭祀盆烧纸,由于排队等候 的时间过长,他们想自选场地焚烧纸钱,被一旁的环卫工及时劝阻,最终这家人自觉排队等候。

与此同时,许多市民已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用敬献鲜花、植树等方式进行扫墓祭祀。我觉得这种文明的祭祀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用敬献鲜花、栽种绿树的方式表达生者的哀思和敬意,既有利于防火,对逝者也是最好的纪念和安慰。

花店老板张雯红:买花祭祀者越来越多

我开花店十几年了,要说起文明祭祀我感受最深。以前人们用焚烧纸钱的方式表达情感,但现在大家更乐意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五年前,每到清明节和寒衣节很少有人到我这里订菊花,而订的花也不是送给自己故去的亲人,都是敬献给亲朋好友家里故去的亲人的,仅仅是为了有面 子。这几年,随着政府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用鲜花表达哀思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到了这些节日跟前,花店一天最少也能接到5个订菊花的单子。最让我诧异的是,前来订菊花的人中,老年人比年轻人多。主要是他们更加注重对故去亲人的情感,每年都会早早打电话让我们给预备好,当天 也是赶花店一开门就来取。一束菊花的价格就是四五十元,比起焚烧的冥币也贵不了多少,同时,鲜花还兼具文明、环保的优点。

菊花市场热起来了,冥币销售则略显冷清。在市区清姜路东六路,市民陈春晖每年都在路口卖冥币。他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意确实难做,卖纸真是挣不下 钱。而在这个路口,每年都有指定的祭祀盆。陈春晖告诉记者,这两年人们祭祀的行为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以前满地黑灰,遇上风四处飘,现在这种情况基本看不到 了。

宝鸡市殡葬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索骏:倡导生态祭奠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传统的寒衣节。今年,市殡葬管理处以“追思卡祭奠”为主题,印制了1万张追思卡,全部投放到市区6大陵园和2家殡仪馆,倡导市民进行绿色祭祀、环保祭祀、文明祭祀。

自我市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市殡葬管理处广泛推行鲜花祭奠、网络祭祀、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一系列祭奠活动,不断探索多元化祭奠方式,传播先进文 化,摒弃封建迷信的祭扫方式。寒衣节前夕,市殡葬管理处向各下属单位发放了《2014年寒衣节安全祭扫通知》、《2014年公墓寒衣节应急预案》等文件,同时印制追思卡1万张,发放到市区6大陵园和2家殡仪馆。为确保市民祭奠安全、有序,各公墓通过开设专栏、制作展板、发放宣传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文明祭奠的好经验、好做法。各殡葬执法 部门工作人员要深入各镇、街道依法取缔封建迷信用品,宣传提倡文明祭扫活动。

为方便广大市民祭扫,天台山陵园于11月21日至23日在石坝河路口加发班车,请广大市民尽量乘班车前往,避免车多造成交通拥堵。

此外,市园林环卫局将于祭奠当日在市区定点摆放736个祭祀盆,由专人负责引导市民文明祭奠。记者还了解到,市林业局组织2000多名一线护林员,深入林区墓地严密监管,引导市民采取挂纸、压纸、送鲜花等形式祭奠亲人。(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甘泉、岛茜、毛丽娜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