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明创建成就关中江南

07.09.2015  13:49

机制新措施硬16年锲而不舍

有一种成功叫必然,有一种幸运叫偶然。在经历16载艰苦创建后,宝鸡在近百家参加创建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取了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许多干部群众面对喜讯自豪地说,宝鸡的成功是实干的结果,是开拓创新的最美果实。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对于经济欠发达、人民还不富裕、城市发展正处在成长期的宝鸡来说难度之大可 想而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宝鸡历届市委、市政府16年来矢志不渝、锲而不舍。为确保本届创建一举达标,宝鸡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 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30多名市级领导包片、部门包块、干部包点的“三包工作法”;构建了领导机制、考评机制、查究机制、投入机制、常态机制“五推进”机制;建立了“一线督导—短 信提示—纪委督办—媒体公示”四步督导法;出台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融入各级各部门日常工作,并实行“三移三降”处置办法,即对不 重视创建工作的区和部门一把手、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展迟缓的具体责任人、对不支持不配合创建工作的条管单位负责人进行调整,对贻误创建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干 部降职处理,对在创建工作中被通报批评的单位岗位目标责任考核降低等次,对创建指标不达标的各级文明单位在年度复审时进行降级……

新机制,为创建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硬措施,拉开了一场久久为功比耐力、比意志、比韧性的全民马拉松大赛。宝鸡市市委、市政府通过自我加压、创新机制,使创文热潮在西秦大地一浪高过一浪。

四季绿化天天护林

换来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2014年10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检查开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中央文明办颁发的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强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并把这项根本任务细化为80余个测评指标。为此,宝鸡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群众创建,创建为民”的理念,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演变为为群众办 实事、谋福祉的接力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得一块牌子、赢一个荣誉、争一个面子,而是要通过创建,理性地、系统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宝鸡市以自己16年的奋斗道出了创文的根本目的。

自创文以来,宝鸡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作为创文的目标,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创文成效的标准,使创文成为一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民生工程。

让母亲河换新颜!渭河是宝鸡的母亲河,然而,宝鸡人民守着渭河不见水、缺绿色。宝鸡以渭河市区 段整治为契机,拉开渭河大治理序幕。经过10多年潜心治渭、精心美容,荒草丛生的渭河滩已被占地120万平方米的渭河生态公园取代;如今,十里花海、百里 画廊、千亩荷塘景色呼之欲出;每天早晚,宝鸡市民沿渭河两岸散步,恍若进入江南水乡。

让荒坡秃岭穿绿装!在创文过程中,宝鸡市全市上下四季都念绿化经,天天都当护林人,强力推进关 中大地园林化建设,让大绿尽染荒山、庭院、乡村,公选的市花海棠、市树白皮松遍布城乡。近3年新增绿地644万平方米,栽植乔木灌木近700万株,88个 义务植树基地绿化荒山1.6万亩。如今,“两条林带、一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生态园林景观,将这座城市装点得美轮美奂,市民开窗见 绿、出门进园,好似生活在梦里画乡。

为了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城市绿化带来的“实惠”,宝鸡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建游园,见缝插绿,着力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记者从该市创园办了解到,全市建成区内,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园近20个,遍布街头的小游园就有600多处。

位于渭滨区神农镇太平庄的古公园,是宝鸡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那里,他们享受着阳光和美景。而 在两年前,这儿还是荒草滩、乱石头、垃圾堆。在创文冲刺的两年里,宝鸡人移走了垃圾,建起了环境优美的公园。与此同时,宝鸡市市委、市政府按照“滩地布 绿、堤防造景、河道设闸、蓄水成湖”的思路,在城市内的多条河道旁修建了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公园,成为全市一大景区。

创建为民,人城共进,宝鸡全市上下倾情上演了一部长达16年的创文“连续剧”,不断使宝鸡的城 市面貌变靓。如今的宝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画卷。一群群白鹭、苍鹭、豆雁、斑头雁、麻鸭、红头潜鸭等飞禽在湖面嬉戏、觅食;“半楼半 树半风景,处处园林流水声”是宝鸡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实现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奋斗目标。

草根明星道德模范汇聚文明向上“宝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