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机局关于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通知

08.09.2016  16:36

 

各设区市农机(农业)局(中心、委)、杨凌示范区农业局,韩城市农机中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农机发〔2015〕1号)及其今年6月召开的推进行动现场会精神,全力实施好推进行动,加快我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强调,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农业部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会议强调,全程机械化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稳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产能、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保障;全程机械化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全程机械化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全程机械化是补齐短板,拓展领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就我省农机化生产现状而言,虽然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耕种收机械化,但玉米机收、油菜机播机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马铃薯机播机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与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各地一定要站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思路目标,紧扣着力重点

(一)总体思路。 我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总体思路是: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以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和油菜主产区为重点区域,以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为重点内容,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创建,努力构建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新机制,共同打造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升级版。

(二)发展目标。 我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以我省42个粮食主产县(区)为重点扶持培育对象,创建20个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三)着力重点。 我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要突出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等着力重点。

定位五大作物种类:以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

聚焦六个生产环节: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和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

明确两个主攻方向:一是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二是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重点是示范推广油菜机播和机收技术。

三、多种措施并举,着力加快推进

(一)完善模式创建,奠定推广基础。 探索创建区域性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是提升推进行动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前提。为此,2013年至2015年承担全省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项目的省级牵头单位和实施县(区),要抓紧做好项目收尾工作,尽快组织项目评审验收,及时发布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方案和经营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补贴政策倾斜,提升装备水平。 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全面提升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装备水平。在地域上,要重点向产粮大县倾斜;在对象上,要重点向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倾斜;在生产环节上,要重点向玉米机收、油菜机播机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环节倾斜;在机具种类上,要重点向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粮食烘干、地膜覆盖、节水灌溉和高效植保等机具倾斜。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机报废更新项目实施,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重点围绕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组织联合攻关,突破机具制约,为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机具支撑。

(三)培育新型主体,提高组织程度。 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继续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十三五”期间,全省计划建设1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个机械化家庭农场,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升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数量和质量,努力使其成为推动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四)强化技术培训,增强传导能力。 各地要以各类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装备模式和经营模式为培训内容,以县乡农机技术人员以及农机合作社成员和农机大户为培训对象,强化技术培训,增强模式传导能力。

(五)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发展条件。 要加快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完善省以及各设区市农机化信息网在农机生产组织管理、作业信息收集发布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网络在农机化生产指挥调度中的作用。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兴建农机具库棚,不断加强机耕道路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推动解决农机“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全省计划扶持建设50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不断提高农机维修服务水平。要通过加强农机化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条件。

(六)创建示范县(区),引领带动发展。 各地要引导动员所属县(区),对照农业部农机化司颁布的《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考评指标)》要求,结合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实施工作,一手抓新机具购置、机械化作业等硬件建设,一手抓技术支撑能力、组织保障能力等软件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通过全国示范县创建,树立学习样板,引领带动发展。

(七)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推进氛围。 各地要及时总结推进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典型,通过组织现场观摩活动、开设网络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集中发布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成果、工作进展等,加强交流和学习借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为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八)落实保障措施,实现加快推进。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农业系统各相关单位,形成高效的工作推动机制。要搞好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任务,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和信息宣传等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顺利实施。三是要强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各级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支持,有关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助、农业技术示范等项目资金应向推进行动的实施区域倾斜。通过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实现加快推进,不断提高我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农业部农机化司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6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