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实施“八带一路” 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15.12.2016  14:07

脱贫攻坚战揭幕以来,太白县主动适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要求,牢牢抓住产业脱贫“牛鼻子”,通过创新帮扶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挖“穷根子”,使全县产业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陕西省太白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片区县,地处秦岭核心区,境内区域辽阔、山大沟深、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全县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设有7个镇66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要实现脱贫全覆盖,目前尚有54个贫困村,2879户9184人还处在贫困线以下,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摘掉穷贫困县帽子,到2020年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迈上小康社会,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富民”战略,将蔬菜作为全县主导产业,通过不断的提品质、树品牌、抓宣传、促营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蔬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县委、县政府以壮大主导产业为载体,以培育扶持扶贫主体为重点,将产业扶贫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和脱贫上;把技术要求高和产业销售难的环节留给龙头企业;把日常管护环节交给贫困户,让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建立起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合理的配置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化经营。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探索实践了“八带一路”( 八带:资金扶持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园区带动、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电商带动、光伏产业带动、科技服务带动、干部帮扶带动,一路:通过“八带动”,打通产业脱贫致富路,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扶贫模式。

资金扶持带动模式:发展产业,缺资金、贷款难一直是摆在当地贫困群众面前的一道坎。为了克服一家一户经营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县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宝鸡分行签订“政府增信模式金融精准扶贫”协议,投入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撬动金融资金1.4亿元,在全县启动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增信”机制,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免担保贴息贷款1692万元,有利的支持了全县扶贫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为贫困户量身出台了10项产业扶持政策,将扶贫专项资金通过切块到镇、兑付到户来助力贫困户自主经营。扶持政策兑现后,每个贫困家庭当年最多可通过“一折通”领到政府产业扶持资金10000元,目前已发放565多万元。有了这笔钱,有了贴息贷款,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有了,积极性也上来了,大家都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依托现有的8家省市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基地或园区+贫困户”、“企业+贫困户”三种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就是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产品加工与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贫困户开展生产,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赢。“企业+基地或园区+贫困户”就是企业自己出面,将贫困户手中闲置的土地、林地、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通过流转、租赁或让贫困户入股的方式盘活起来,建立企业自己的基地或园区开展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安置贫困户就业,让贫困户既成为企业股东,又成为企业的员工,贫困户则除了领取月工资外,年终还可以领到企业红利。“企业+贫困户”就是企业直接针对有经验、又有生产能力贫困户,通过订单种养殖、以最低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收购来确保贫困户增收。陕西棓煜兴公司自2014年进驻太白投资发展蔬菜加工业以来,各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尽社会责任,今年该公司通过与4个镇农户签订4600亩蔬菜订单合同,在蔬菜上市期间,又以最低保护价和高于市场价0.1元—0.2元收购594户农户滞销蔬菜12.3万吨,公司花费519.7万元,实现户均增收8749元,其中让113户394名贫困户从中获利。宝鸡玖天制种农业有限公司,今年在鹦鸽、桃川两镇与5个贫困村145户农户签订冬瓜、甜玉米、辣椒制种合同987亩,年终以定价收购(冬瓜50元/公斤、甜玉米22元/公斤、辣椒100元/公斤)种子23吨,价值205万元,在确保了企业盈利的同时,带动了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4138元。

农业园区带动模式: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企业进驻,利用优惠政策、金融贷款、协助流转土地、利用项目资金扶持农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搭台”。园区发挥自身优势,择选适宜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入园务工等形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鼓励有能力、有门路的产业能人大户牵头,吸收众多群众和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将贫困户自身享受的低息贷款、贴息贷款以及项目补贴等优惠政策进社入股,将贫困户与合作社利益捆绑起来,实行“抱团”发展。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统筹调配,按照“五统一”标准组织群众有计划的开展生产,即:统一提供优质种苗,统一购买农膜、化肥、种子、农药,统一技术培训和服务,统一种植规程,统一回收、销售产品。产前贫困户零投入,到了年终,按量计价,扣除产前投入,一年下来,贫困户除了产品收入有保障外,还可领取入股红利。

秉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理念,以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向前迈进。目前,全县建成产业扶贫试点园区9个,流转农户土地1.2万亩,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638人,其中吸纳贫困人口563名,每名贫困户月工资1200—2100元,加上每年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收入,到年终可使500余户贫困户脱贫出列。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74家,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个,吸纳入社农户2158户,带动农户4500多户,入社合作社11个,帮扶对象涉及4个贫困村146户贫困户。

乡村旅游带动模式:实施“景区景点+农家乐”带动贫困户。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全域景区化建设,以打造青峰峡、黄柏塬、药王谷三大景区为重点,着力开发农业园区景区化建设,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实现游购娱吃住行多环节获利增收。目前,全县打造4A及景区两个,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村)16个,带动贫困户开办农家乐228家,贫困户从业人员1300名,人均月工资1500元,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

农村电商带动模式:实施“互联网+产业链”、“电商+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一方面鼓励企业、合作社,支持返乡青年开展网络营销,把贫困户纳入电商产业链,帮助他们网上销售产品,用最新市场信息引导贫困户开展生产。另一方面针对出行不便的贫困户,通过免费培训,鼓励开展电商销售。用网络营销带动周边贫困户销售产品,解决产品卖难问题。目前,全县建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发展电商企业4家,贫困户开办电子商务门店14家,月收入达6000元以上。

光伏产业带动模式:光伏发电具有政策扶持,受益持久,节能减排的诸多优势,是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很适合扶持“失能”“弱能”贫困户,其收入可解决这些家庭一年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为此,针对特困家庭,开展光伏扶贫。重点围绕全县集中易地搬迁安置点,对日照资源好、住房相对集中、无劳力、无稳定收入来源的特困户实施光伏扶贫,为其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发电上网,使特困户每年得到稳定的电价补贴收入。全县145户贫困户已建成光伏发电,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

科技服务带动模式:实施“培训+科技指导+信息服务”带动贫困户。坚持扶贫先扶志,按照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大力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农业生产技能,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实现每户有1人掌握1—2门种养技术,每户具有2—3项产业增收项目。强化职业农民培训,开通“农技宝”技术信息平台,建立“蔬菜技术服务交流群”、“中蜂养殖技术服务交流群”,为贫困户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营销等服务,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31人(次),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644人。

干部帮扶带动模式:将干部包村帮扶作为重要扶贫措施,实行领导线(县设领导小组、镇设指挥部、村设攻坚队)、业务线(县扶贫办、镇工作站、村监测员)、帮扶线(包镇扶贫团、驻村工作队、包户干部,每镇成立一个扶贫团,县级领导任团长,镇党委书记、牵头部门负责人任副团长)“三线”作战,全面推行“三包六到户”工作法,落实“5321”帮扶责任。县级领导包5户,正科级3户,副科级2户,一般干部1户,切实做到对象识别、规划设计、项目资金、帮扶力量、监测考核、增收成效“六到户”。全县69个部门、49户企业帮扶贫困村54个,28名县级领导、472名科级干部和1500余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546户(不含333户五保户),逐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张贴了联系卡。66个驻村工作队和54名“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开展包抓帮扶。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制定了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一览表和作战图,“第一书记”收集完善了户档案资料,各包户干部进村入户落实帮扶措施8类10178余条,涵盖了所有贫困户。

为了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措施,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序开展,县委、县政府坚持用“三个结合”,即“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短期扶贫与长远扶贫相结合、将“三项机制”(鼓励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扶贫相结合,促进产业扶贫出成效。

产业扶贫是关键。为了确保产业脱贫不落一人,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是最有效的办法。鉴于蔬菜种植只集中在交通便利的4个镇,由于地理位置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其余3个镇还处在无产业、无门路的困境中。为此,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选餐、群众配餐、干部送餐”的产业扶贫思路,提出了“稳菜、扩果、优畜、壮药”四项增收扶贫计划,推行“六促进”( 资金促扶贫、乡村旅游促扶贫、电商促扶贫、光伏促扶贫、科技服务促扶贫、干部帮扶促扶贫)产业扶贫方式,抓住每一个机遇,开展多要素配合,多方位促进,多渠道展开,预计2016年至少帮助4000名贫困群众脱贫,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太白县农业局 胡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