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出台实施意见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

20.02.2016  11:00

  新华社西安2月19日专电(记者许祖华)陕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健全秦腔等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演出团体的体制机制和戏曲创作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

  秦腔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艺术,被誉为“梆子戏鼻祖”,在陕西和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项目。此外,陕西还有阿宫腔、碗碗腔、弦板腔、迷胡、线戏、道情等40多个地方小剧种,同样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陕西省在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优秀剧本创作,坚持传统戏与现代戏并重,以抢救、保护、传承、创新传统戏为重点,统筹抓好现代戏的创作演出,建立编剧人才库,支持编剧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采风活动;对列入省级重点创作项目并冲刺国家级大奖的优秀剧本,给予重点扶持。

  加强对秦腔传统剧目和近年来新创演优秀剧目的剧本、音乐、演出资料、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照片资料、相关宣传评论等档案收集和抢救性整理,确保秦腔艺术档案系统完整,并发挥应有作用。

  艺术流派是秦腔艺术的宝贵财富,在秦腔发展中具有里程碑作用。对秦腔老艺术家、老艺人及传承人代表作品的表演、传播以及音配像、新作品创演活动应予以大力支持,取其精华、赋予新意、转化提升,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技艺,为确立秦腔艺术流派起到引导、引领、规范和示范作用。

  陕西省还将大力开展地方戏曲巡演、会演、节庆、赛事和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力争每个乡镇一月一场戏。组织对秦腔艺术珍贵音像和文字资料、史料收集、整理、研究,对健在的秦腔各门类、流派代表人录音、录像,确保秦腔艺术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并发挥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