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台《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08.09.2017  10:31

记者9月5日从省卫计委获悉,《陕西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15年提高1岁达到76.7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7‰。

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未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将逐步明确。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协作有力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实现医疗服务公平可及、群众就近就医。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推进县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以专科技术协作为纽带,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培训,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

医师可多点执业

全面推行医师多点执业,符合条件的医师可选择2—3个医疗机构执业,鼓励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推行医师执业注册区域化管理和医疗机构、医师、护士证照电子化注册。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明确医疗机构急慢分治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畅通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等慢性病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渠道,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运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重点畅通向下转诊渠道。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2017年,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农村全面推广安康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模式,在城市全面推广西安“医联体全科医生”模式,开发含中医药服务在内的签约服务包,探索提供差异化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全覆盖,实现网格化管理、团队化服务。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逐步健全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控制作用。2017年,全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在同等规模情况下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

建立医院内部分诊制度,实行门诊一站式服务,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实现基本医保与全国联网、省内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便群众就医报销。

鼓励提供中医药服务

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适当提高报销比例,落实医保规定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

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

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合理确定合规医疗费用范围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支付的精准性。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在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医疗救助基础上,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低收入救助对象及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发挥托底保障作用。

加快推动社会办医

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行业,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最大限度放宽社会办医的规划限制,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养结合、护理院等机构,实行非禁即入。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举办中医诊所的,将相关信息报所在地区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记者 车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