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审计局探索创新开展学校绩效审计

25.04.2016  14:08

    近年来,华州区审计局在对中小学校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探索创新开展结合型绩效审计。中小学的业务活动与行政部门的活动有所不同,其核心任务是运用财政投入等教育经费来完成教学、育人,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确定是绩效审计的关键,绩效审计的审计评价指标决定绩效审计结论是否正确、适当和有说服力。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和选择一系列能够评价整体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的指标和标准,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保证绩效审计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学校财务收支管理方面 ,看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其他支出)× l00%,该指标用来衡量学校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该指标用来衡量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及反映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三公经费”占公用经费比率;财务违规违纪金额比率,该指标反映单位违规违纪金额占总支出的比重和财务差错率。

  学校经济实力方面 :看国家经费拨款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国家经费拨款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国家经费拨款/总经费收入×l00%,国家经费拨款(财政拨款数),国家拨款是学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反映国家对学校办学的支持程度,是学校财务实力的首要指标。自筹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自筹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率=自筹经费收入/总经费收入× l00%(自筹经费收入=学费收入+教育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捐款收入+其他收入)该指标反映学校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学校自我筹措资金的能力以及努力程度。这一指标越大,说明学校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越强;自筹经费增长率:自筹经费增长率=(本年自筹经费收入-上年自筹经费收入)/上年自筹经费收入× l00%;这一指标从动态角度反映学校在自筹资金方面的努力程度和状况,反映学校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自筹经费增长率越高,反映该校办学效益越好。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上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上年末固定资产总额  ×l00%,这个指标用于衡量学校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也客观地反映学校财务支出结构、支出质量。

  学校投入经济性方面 :看学生人均分摊的公用经费开支数:学生人均分摊的经费开支数=全年经费实际支出数/当年学生平均人数、学生人均分摊设备购置费:学生人均分摊设备购置费=全年设备购置开支数/当年学生平均数;人员经费与经费总支出的比率:人员经费与经费总支出的比率=人员经费/经费总支出×100%;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率: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率=人员经费实际支出数/教育事业费实际支出×100%,人员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教职工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助学金和物价补贴等费用;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利用方面 :看学校师生比:师生比=学生人数(折合年平均数)/教师人数(年平均数),师生比例不能过高,师资严重不足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不能过低,否则会人浮于事;教师占全部教职工人数的比例:教师占全校职工的比重=教师人数(年平均数)/教职工人数(年平均数),该指标是衡量学校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比例越低,反映学校非教学人员越多,学校社会化程度越低;学生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量:学生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量=固定资产总数/在校学生总数;教师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量:教师人均固定资产=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教职工数。这两项指标,可以了解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和挖潜的可能性,促使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物力资源。

  结合以上绩效评价指标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及建议,促进了学校完善财务制度,在资金使用上有所节约,合理的利用物质资源,恰当的配备教师及管理人员,在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上有所提高。进一步盘活教育结余资金,推动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