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家京津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河北

14.02.2017  22:35

  协同创新,是河北省2016年科技工作中最突出的高频词。2016年以来,河北省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步伐实现再加速。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先后与京津签署合作协议539个,引进和转化科技项目550项,吸引落户京津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
  省科技厅厅长马宇骏表示,通过共建科技园区、创新基地、转化基金、技术市场、创新联盟等,京津创新要素正向河北省加速聚集。
  为进一步提升对京津创新要素聚集的承载力,聚焦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的协同创新战略定位,河北省谋划建设了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两大战略性标志性创新平台。围绕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借力中关村及京津科研院校的创新优势,三地还合作共建了保定中关村创业大街、北大中电科技园、石家庄金种子创业谷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吸纳就业20余万人。
  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人才,关键在高层次人才。如何加大对京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瞄准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创建一流高新区、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和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河北省除重点打造“一区一带”高端创新资源聚集高地、发挥高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外,还重点布局建设了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了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
  为弥合与京津间的创新差距,2017年,河北省还将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行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行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行动,以及国际科技合作促进行动等。河北省将通过持续推动协同创新,争取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空间信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