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增两家国家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0.04.2017  21:45

  近日,经科技部批准,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国家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机车车辆设计、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安全评估等领域,与意大利、英国、荷兰、澳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联合培养人才和举办国际会议,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为依托建设的“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的科研院所和著名大学开展技术创新与合作,举办沼气、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国际培训班和交流活动,促进沼气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提升和技术“走出去”。
      推进国家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领的国际化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四川省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数达到19家。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