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首位宾客:西安特教老师带自闭症孩子赴宴

06.02.2015  11:59

学校已经放假,但刘老师的工作却没有停下来。    

    西部网讯(记者 王莹 熊惠玲)在西安市长安区的东大村,有一所特殊的学校,“80后”女特教老师刘艳和伙伴们共同守护着一群特殊的孩子——自闭症和智障孩童。

    临近年底,孩子们已经放假回家,但刘老师的工作却没有停止,在家的孩子情绪问题时有发生,刘老师要随叫随到帮助家长;家庭困难孩子无人照顾,刘老师要去看望……

    “2008年、2010年我都是在孩子家里过年,照顾情绪失控的孩子。”刘老师说,为了照顾孩子,在节假日老师们都是待命状态。民生热线记者了解到,今年过年,学校有一名自闭症孩子无人照顾,刘老师将带他一起过年。

    “孩子第一声叫妈妈往往都是对我

    十三年前,学幼师毕业的刘艳回到了老家渭南的一个乡村,正当工作没有着落的时候,在西安工作的老乡给刘艳介绍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工作。“老乡告诉我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自闭症,目前在西安一所机构治疗,机构是由十几个家长发起的,他们自己的孩子也是患的自闭症,现在正缺老师。”刘艳并没有多想,奔着一份工作来到西安,没想到后面的十三年,她将这份工作干成了自己的事业。

    虽然并没有学习过特教,但凭借着自己幼教的经验和悟性,刘艳很快上手工作。“自闭症孩子很多被送到机构来时,都没有语言能力,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教他们,好多孩子的第一声妈妈都是对我叫的,这让我很感动。”她说,自己喜欢简单,这里的孩子简单,家长简单,只要用心做好事,看到孩子们有进步,自己就非常开心。

    “把他们当婴儿般温柔对待

    从事特教工作后,刘艳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与这些孩子的沟通当中,“因为他们和普通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不同,教育的方式差异很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合适的方法,投入极大的耐心。”刘艳介绍,要和这些孩子相处首先要学会和他们玩,并且懂得适当的表扬,但这并不简单。

    “我们教这些孩子的前提是先和他们建立联系,参与到他们的世界,不同的孩子兴趣专注点不一样,老师首先就要学会观察,孩子喜欢什么,老师就要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入手与孩子建立关系,进而通过表扬、拥抱、亲吻等行为强化与孩子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教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过程很漫长很多东西都要千百次重复。”她说,这些孩子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感情,特教老师需要细心温柔地对待他们,拿出对待婴儿一样的态度才行。

     做一番事业 为了更多孩子的未来

    在西安的几家特教机构做了多年老师后,刘艳有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理念,这个时候,一些孩子的家长和特教机构的伙伴向刘艳提出:何不自己办一家特教机构,这样就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辅导教育,同时也扩大了自闭症教育机构的队伍。

    经过思考,刘艳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多位热心家长的帮助下,我和几位发起人一起在09年创办了天爱启智学校,专门接收6到15周岁的自闭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刘艳的学校现在有四五十个孩子,目前,已经放了寒假,但她的工作却没有停下来。

    这个学校的孩子,大多家庭贫困,有的家庭孩子父母离异,由老人照顾,但随着年龄增加,已经没有能力照顾孩子,孩子一放假就成了问题。她说,“由于很多孩子对老师的依赖度高,在家里出了问题家长不会处理,我们都要登门帮忙,这也就成了我们假期的常态。

    “小团圆•请Ta吃顿年夜饭”公益活动也是成功邀请到刘老师与孩子成为小团圆的首位宾客,除夕夜,小团圆,和来自这个城市不同职业年龄的“落单者”一起过大年。

点击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