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秦直道脚下的“猪倌”梦

30.03.2015  11:32

 

巍巍子午岭,悠悠秦直道,潺潺葫芦河,这一切铸就了“富县塞上小江南”的美誉、孕育了葫芦河川人们的美好生活。

在富县秦直道脚下的张家湾镇杨家湾村,有一个33岁的年轻小伙儿,依靠他们那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自己的勤奋干劲儿,2012年创办起了“富县张家湾农牧渔业专业合作社”,并在靠近村子的桦树沟里养上了二代森林野猪,他就是报道的主人公罗丰红。

艰难起步:“都给猪吃了,你还能挣几个钱?”

2001年,罗丰红高中毕业后抱着要出去闯闯的想法,来到了兰州白银养猪厂,一干就是6年。这6年的磨砺让他学到许多养猪的专业技术和本领,拿到了中级饲养工技术证,这些能力的积累让他有了想要单干的想法。

“养猪的钱从哪来啊?”穷则思变,他正赶上2008年青兰高速途径自己的家乡,这让他看到了些许希望,工地上埋头苦干三年,为他赚取了280万的创业第一桶金。

具体该怎么干,罗丰红又开始内蒙考察养羊、东北延吉考察森林野猪养殖的经历。

考察学习归来,2012年他便坚定下了养殖森林野猪的想法,他先是以188万元注册了合作社。“17头北京黑母猪,开始了我的创业路,25个养羊户成为我动员入社的主要对象。”罗丰红说着自己的起步情况。

桦树沟毗邻甘肃太白镇,入社的不仅有当地的,还有甘肃的。由于近来养猪行情不好,更多的农户是持观望态度的。

“听说我是养猪,亲朋也都不愿借钱给我做周转,买玉米时农户也不想给赊欠。记得有次我向人家借500块钱,硬是没给我借,当时我眼泪花花都直打转啊!”罗丰红诉说着自己的苦衷。

“一天为那么多玉米,都给猪吃了,能挣几个钱啊?”罗丰红的父亲无不担忧地说。面对着猪群的快速繁殖,5700多头猪、900头母猪的庞大猪群,一天下来的吃真是让人犯愁。

从小驯化:养出一群听话的猪儿

“噜噜噜……”一阵嘹亮的唤猪声伴着猪儿熟悉的音乐,猪仔在大猪的带领下闻讯从山上窜下,狂奔回舍,扬起呛人的灰尘。

每当这时,罗丰红与他大伯便会得意心满地说:“猪仔从小就要训练他们听话,你一唤,或者一放音乐,猪就知道回来吃食,你们看我这率领几千头猪的猪倌咋样!”

这时,罗丰红摸着一头正育肥的两年大的北京黑母猪与野猪杂交的二代猪笑着说:“我们这的猪都是自由快乐的猪,它们可以自由地在山里觅食野草、野果、山药材,喝山泉水,在山林、秦直道上追赶嬉戏,生态散养大大提高了猪的抗病能力和品质。”

生态散养不是说不管。罗丰红的大伯告诉我们说:“我们必须根据季节的不同,每天给猪投食一定量的玉米吃,要叫猪养成回家的习惯,我们也可以随时查看猪群的情况;另外,一年必须做好2次防疫和两个月大小猪崽的节育,特别是冬季管理,除了加大玉米的投食量,还要给猪喂食红萝卜和生姜,提高猪群过冬的抵抗力。”

做好营销:打响特色二代森林野猪品牌

“我觉得养猪美着咧!养猪和放我的100来头羊两不误,之前我是帮着红红养猪的,自己也有养猪的经验,明年春自己也准备养30头。”来串门的53岁的陈华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都盼着红红把养的猪都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他成功了,我们也想跟着他一块干。虽然种玉米赚不了几个钱,但养了猪要是卖不出去赚不上钱的话,老百姓都比较现实,就只能看着那一亩二分地了。”

此时,在桦树沟更深处养羊的张永利闻讯罗丰红的500头猪要出栏卖掉,便急着赶过来一探究竟,同时也道出了他等待观望的态度,猪要是卖的好他也想放弃种玉米养猪去。

“我们刚与县屠宰厂签定了500头生猪的屠宰合同,以每斤48元的价钱自己做包装销售,销售额应该在70多万元!”罗丰红接话说出了他自参加21届杨凌农高会后跑销路的情况。

说着,他顺手拿出了一份随身携带的“谱尼测试检测报告”给大家看,这份2014年9月23日的权威检测报告,更加坚定了他的猪肉会赢得市场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他的“猪倌”梦:注册自己的商标,预计投资100万建一个二代森林野猪的育肥厂和一个饲料加工厂,明年发展到50户社员、2万头规模、年出栏2700多头,打响秦直道特色二代森林野猪品牌,成为富县川道农民的一张致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