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以尊师重教强大合力推进县域教育全面发展

20.10.2015  07:21
            2015年,汉阴县表彰和奖励了97名优秀教师、20名“我心中的好老师”、10个先进教育单位、34名先进教育工作者、12个教育世家、14个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10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这是历年来表彰人数最多、奖励最高的一年。“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理念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识,尊师重教在汉阴这篇热土上遍地开花、硕果盈枝。
贫穷不忘尊师 艰苦不忘教育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阴人民不论在任何时期都不忘尊师、不忘教育,始终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要想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教育,全县人民必须形成支教、帮教的氛围,要想全县4万余名学生上好学,全县人民必须形成助教、扶教机制。             尊师重教形成合力反哺群众。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提升,知识文化在人民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当前时代,打工热潮兴起,知识成了外出务工的敲门砖。在实施普六时期,农村文盲还比较多,为扎实抓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全县又一次掀起尊师重教热潮。在工作中做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一时间,形成了白天学校书声朗朗,晚上夜校星火点点的喜人现象,扫盲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快走上致富路。
社会凝心聚力 行动遍地开花               汉阴县县委副书记刘飞霞说:“教育是一项最大的社会民生工程,只有得到社会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当前汉阴县已经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强大合力,从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到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每一位汉阴人,都齐心协力办教育、发展教育、支持教育。”             尊师重教成为“官规民约”。汉阴县委、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立县之本,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动员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发展观念,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教育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一起抓”的强大工作合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了“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人人支持”重教氛围。             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近年来,抢抓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小学安全工程项目、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等机遇,累计投入2亿余元资金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改扩建校舍300处,已新建、改扩建校舍5万余平方米,基本消除了“三无”校舍和D级危房校舍。坚持以教学设施设备信息化为重点,按照“双高双普”的标准,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为学校添置试验教学仪器,电子白板、计算机、课桌凳、多媒体设施、远程教学器材、校园监控、消防等安保设施。投资1.06亿加快重点标准化学校建设及生活辅助设施建设,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累计投入近2亿新建汉阴中学和职教中心,使得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县学前教育覆盖所有镇。             寄宿学校环境切实改善,推进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边远艰苦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投资1200万元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万余平方米;抢抓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建设项目机遇,投资3300多万元完成了46所中小学学生食堂改造建设,建设面积达2.36万平方米。全县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             部门齐心协力,会同作战齐助教,尊师重教化为实际行动。自2010年全县实施“双高双普”工作以来,坚持落实《双高双普工作联校对口帮扶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挂联学校出钱给物资,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捆绑实施项目和资金帮扶投入达300余万元,解放军驻汉部队投入资金176万元为双乳小学新建教学楼、装备部室设施,博元实业有限公司为10余所小学学生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课桌。2015年6月1日,县审计局一次性为挂联学校漩涡镇中心小学捐赠800套升降式课桌凳,为山区孩子送“六一”大礼,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余万元对学校实施围墙、师生食堂、教师办公设备购置等建设,先后为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捐赠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300余套。             汉阴县四大家班子成员经常到全县各镇中小学视察指导教育工作,与老师们面对面的谈教育,看望慰问贫困教师;县公安、工商等部门全力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县卫生局到学校进行传染病防治工作,指导学校抓好食品卫生安全等,县发改局为教育立规划,财政局确保教育经费,国资局、城建局为修建学校用地,图纸设计、质量监督等提供方便,人社、编制部门积极支持师资队伍建设等。镇政府认真落实好控辍保学各环节工作,县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与各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研究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尊师重教的传统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秉承优良传统 助学累累硕果               尊师重教为教育发展增添活力,汉阴县认真落实国家各类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2007年实施以来累计办理贫困大学生贷款7896人次,发放金额4700余万元;仅2014年,体彩润雨计划、市政府资助、扶贫办、慈善协会、县工会金秋助学、团市委圆梦工程、民政局福彩、残联、纯山基金会、妇联红凤工程及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捐资共计302.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414人;发放高中助学金3482人,金额达226.25万元,社会资助高中390名学生,金额达55万元;为566名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42.45万元,698人享受免学费55万余元;中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全年补助6070人次,金额达355.95万元;学前一年免费达10899人次,金额达381.465万元,2210名贫困幼儿享受生活补助82.875万元。2014年冬季筹措资金153万元开展“冬日暖阳”活动,为8288名中小学在校寄宿生购买棉被及床上用品,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寄宿条件。             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十二五”以来,全县学前教育多样化,小学教育个性化,初中教育规范化,高中教育优质化和教育的均衡发展目标逐步实现,教育质量连年攀升,高考从2011至2015年二本上线人数分别为551人、558人,637人、710人、713人。全县上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狠抓教育管理,积极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以高中教育为重点,从教育的定位,高考奖励的实施,扩大在校生的规模,教学管理的规范四个方面打出一套有效的组合拳。实施“局长走进课堂、教研员评价课堂、校长研究课堂、教师守住课堂、学生乐在课堂”的“五个课堂”活动,落实推门听课、评课制度,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以教育均衡为目标,各学校精心实施学生营养餐,实现了食品、资金、师生的“三个安全”,覆盖率达100%。整合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资源,广大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德才兼备为标准,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补充力度逐年加大,2014年县政府为教育增加206个编制,2015年招聘新教师109名。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明显优化,一支作风硬、懂教学、善管理的校长队伍和一支师德高、理念新、业务强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近3年来共培养省教学能手24名,市级教学能手79名,县级教学能手349名和一批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文/冯友松)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