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之我见

09.12.2014  19:22
        李大钊在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中说,应该认识到爱人运动比爱国运动更重要。我们从小就被社会更多的强调要把国家至于首位,过多的强求个人奉献牺牲,可是现在看来却没有达到政府所倡导的目的。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李娜没与感谢国家,感谢了家人。这才是人性的回归,在和平年代对个人而言国家毕竟是很虚无的东西,无法切身的感受到,你也许会说我是个没有民族主义,没有国家意识的人,但我想说的是国家意识不是用来嘴上说说的。李的这句话和现实相比,也不知道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亦或者是我错误的理解?但是我觉得必须先学会如何去爱人,才能学会如何去爱国。

        李大钊说他们的理想是创造一个“少年中国”,而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不能保证永久的公平,但是我可以保证在当下我是公平的。”不记得这是在什么时候说的了。

        读了一篇胡适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致毕业生:在不健全的中国如何不堕落!》在历史的角度上人们都会不自觉的把胡适和鲁迅进行对比。而相对于鲁迅而言我更喜欢胡适。鲁迅若是狂风暴雨那胡适则是涓涓细流,读胡适的东西总让我有一种真实感,更值得人去回味,而鲁迅的文字所说犀利,虽说过瘾但却不如胡适来的持久经得起品味。就如辣椒面和茴香。

        对于他二人我不多说,言归正传。这篇文章是胡适写给毕业生的,或者如他所说: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在文中胡适说青年学生走入社会会产生堕落,一是会抛弃学生时代对知识的渴求;二是会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认识追求。并且依据自己的经验针对性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告诫青年:要保持求知识的欲望;保持对人生的追求;发展非职业兴趣;时刻保持自信,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

        读了这篇文字我心里竟然产生了学生时代的那种纯净,对照自己,从工作开始确实如文中所说的放弃了很多东西。工作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目的或者说是追求的方向变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不记得这句是谁在什么时候说的。也许我们都应该回归本位,就如胡适所说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