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就业组合拳: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18.12.2014  22:04
            近年来,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打好“就业组合拳”,积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收效良好。             —— 教育学生内外兼修,“技”高“薪”更高。 一是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为本”,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教育和技能大赛工作,实现“学训赛”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三是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努力借助实习平台实现大练兵,检验知识、检验技能、检验素养,顺利实现“职校学生—技术工人”的软着陆;四是加强综合素养教育,认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教育,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内“优”外“秀”,真正实现“心高”“薪更高”。             —— 实现常规就业工作创新推进。 一是按照专业、成绩、专业资格证、技能大赛奖项、爱好、年龄、身高、就业意愿等细目做好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工作,掌握毕业学生详细资料;二是高度关注相关企业招聘需求、相关招聘会信息,做好信息收集和筛选,加强对重点招聘企业的考察调研,第一时间向学生发布相关重要招聘信息;三是密切与相关有招聘意愿企业的联系,及时邀请企业进校招聘优秀学生;四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招聘会,鼓励学生走进相关企业努力推荐自己、参与应聘。

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组织企业进校招聘优秀学生
            ——
努力为学子开辟“就业”空间。 一是积极举办“冠名班”“定向班”,使部分学生实现“进校即就业”;二是加强与企业共建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引学生进基地实习,到基地就业;三是积极固化大中型石化企业就业渠道,努力开辟“小微”企业就业空间;四是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理念,到基层就业、跨行业就业;五是举办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试点创业,积极实现自主就业创业。             —— 积极打造就业“场”效应。 一是邀请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引导教育在读学生向榜样学习,努力奋进;二是以各种方式及时宣传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的优秀业迹,努力树立化校学子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技能大赛工作,在全国技能大赛上屡获奖项,努力拓展企业员工培训,不断增强对企业技术服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达到石化企业关注化校发展、招聘化校学生的良好效应。努力塑造“陕西化校”品牌形象。             —— 教育服务永续不断。 一是建立毕业生信息网络,加强与毕业生的信息互动,及时了解就业工作动向,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时了解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建立用人企业通联制度,及时听取企业就毕业生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培育优秀技能人才;三是实施毕业生“返校制”,部分毕业生就业后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需加强,及时回校“再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立志自主创业,及时回校“充电”,听取老师指点指导,为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据悉,正是由于该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截至目前,先后有来此浙江、江苏、山东及省内的多家企业拟招聘2015届毕业生500余人。近年来该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稳居95%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获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