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聚变技术大会在布拉格隆重召开

11.10.2016  13:06

  第29届国际聚变技术大会(SOFT)于2016年9月5日当地时间八点三十分在布拉格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科技部核聚变中心派员出席了本次大会。
      国际聚变技术大会(SOFT)每两年召开一次,是全球聚变界技术领域的盛会,每次均能吸引逾800名科学家、工程师、业界代表和展商参会。本届大会以大会报告、论文海报、工业和研究发展成果展台展览等多种形式展示目前全球聚变界研发的最新进展,包括:现役聚变装置、ITER建设、未来聚变示范堆设计、聚变材料技术等十多个领域。本次大会由捷克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捷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邀请了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负责人、目前全球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合作计划-----ITER计划ITER组织总干事、捷克科学院院长等作了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李建刚院士应邀为大会介绍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研究进展。
      本届大会会期为期五天,会议期间,将有近80场口头报告、800多个海报展示及多个工业和研究发展成果展览。聚变能源,作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在吸引全球更多的科学家和青年学者投入其中。首次为聚变领域的青年科学家设立了SOFT创新奖,成为本次会议的另外一个亮点。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