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人大代表有了“家”

15.12.2014  16:24
      换届以来,山阳县人大将人大代表推到前台,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把代表活动室建设作为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平台。       代表有所呼 就有所应  在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山阳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深入代表之中开展走访联系代表活动时有多名代表提出“人大代表有活动、没阵地,有建议、没平台”的问题,引起了该县人大领导对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思考。为保证各位人大代表在学习、培训、交流经验、开展活动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山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走出去学习经验,高标准统一建设,常活动发挥作用”的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思路。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今年4月,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朝庆带领机关部同志赴洛南县考察学习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和代表工作方面的经验;5月份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开仕、副主任黄朝庆、陈泽桂带领机关同志和部分镇人大主席,赴长安区考察学习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和代表工作方面的经验,现场参观学习了“人大代表之家”、“代表小组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情况,座谈交流了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查阅了相关资料。通过考察学习,为该县人大代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方向。       点上示范 面上推进  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代表活动室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根据代表居住地以及代表行业的不同,采取条块、远近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组建人大代表活动室54个;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按照“十有”( 有活动场所、有办公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活动计划、有学习资料、有培训设施、有履职活动记录、有活动经费、有专门工作人员)标准进行建设。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6月初,召开各镇人大主席对“人大代表之家”、“代表小组活动室”规范化建设进行全面动员,确定了城关镇等9个镇和十里铺高二村等5个村为首批试点单位。随后,县人大常委会对电脑、文件柜、制度牌、标识牌、办公座椅等硬件设施统一招标采购,有效降低费用成本,确保了规范统一。11月27日,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25名常委会委员和人大机关全体干部对镇村两级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工作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并对各镇村人大代表规范情况进行了指导。目前投资50万元已经建成的16个标准化代表活动室,每个活动室整洁宽敞,电脑、桌椅配置齐全,各类书籍资料报刊摆放整齐,各项制度挂在墙上。       用好管好  发挥好作用  人大代表活动室就是人大代表的“”,作为人大代表培训的基地、活动的阵地、联系的桥梁、服务的窗口、履职的平台,是人大代表集中学习、交流、议政和联系选民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山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朝庆在针对代表工作时谈到:“下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将剩余的38个代表活动室计划将在2015年全部建成。始终把做好代表工作,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要强化责任,关键是要管好“”、用好“”,依托“”这个载体和平台,着力把各项代表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要注重人大代表活动室开展活动的经常性,发挥代表作用是建设代表活动阵地的最终目的。要规范活动,进一步提高代表小组活动实效,组织代表进行学习培训,又可以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研;既可以组织代表接待选民,又可以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既可以组织代表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情况的汇报,又可以组织代表讨论研究有关问题,使“”内的代表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丰富多彩。”           (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