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纪的记忆——瑞典93岁友人捐赠珍贵照片档案

24.03.2020  17:51

扬·米达尔与夫人

近日,陕西省档案局馆收到一份国际快递——三箱珍贵的照片。这三箱照片来自瑞典,承载着一位93岁老人关于中国、陕西半个世纪前的记忆。

扬·米达尔(右)

这位叫扬·米达尔的瑞典老人是一位瑞典共产党员,1962年他携妻子到中国采风,在陕西柳林村居住了半年多。根据这段经历,老人撰写了《来自中国农村的报告》,在瑞典当地及西方国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成为西方国家了解新中国的标志性读物,为瑞典及其他国家了解新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后扬·米达尔又携妻子多次重游中国,重游陕西柳林村。

此次扬·米达尔捐赠的2800幅照片,内容涉及陕西、甘肃、内蒙等地的风景名胜及风俗人情,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档案价值。扬·米达尔委托驻瑞典大使馆捐赠照片时表示,他和已过世的夫人对中国很有感情,如今自己年事已高,希望将照片赠予中方供研究使用,此次捐赠将所有权和版权一并转交中方,并表示如有需要,他和助手愿意向中方详细介绍照片的背景情况。

由于照片极为珍贵,加上疫情的影响,不能及时派人前往迎接照片“回家”,陕西省档案局馆领导研究决定,迅速对接,先将邮寄费用打过去,以邮寄的方式接收进馆,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批照片终于来到陕西省档案馆。

这批照片对于丰富我馆馆藏,弥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照片档案,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局馆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成立工作组,专门负责捐赠照片的接收整理相关事宜。据省馆保管处处长汪明哲介绍,为表达感谢,此次还专门订制了特殊的捐赠证书,扬•米达尔也欣然接受了作为陕西省档案馆终身名誉馆员的邀请。目前,已派专人对照片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整理,整理完毕后将归入名人档案系列永久保存。省馆将认真研究使用,充分发挥其价值,不辜负老人及大使馆对陕西省档案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