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党建引入“互联网+”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

09.10.2015  09:38
 

岚皋将“互联网+”引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利用移动电话、QQ群、微信公众号等现代通信技术,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在互联网上建起流动党员之家,尝试破解流动党员联系、教育、管理三项难题,大幅提升党员归属感。

用好手机渠道,化解“找不到人”的尴尬。县委组织部设立全县党员“19226”手机e信平台,每周两次向全县党员发送学习短信,重点发送当下时政热点、党章党史党纪知识、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基层党建工作常识和便民惠农政策信息,引导农村党员将学习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全县建立机关党员点对点帮联农村流动党员机制,12个镇484名机关党员和125村375名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分片结对联系706名流动党员,每月手机通话联系一次,掌握人员流向、工作状况、思想动向,电话宣讲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家乡发展形势,督促流动党员在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协调镇内卫生医务人员和教职员工,结对帮助其在家的病残老人和留守儿童,定期上门体检问询、适时给予心理关爱,化解流动党员后顾之忧。

成立QQ群组,破解“见不上面”的障碍。各镇打破时空界限和身份壁垒,将镇内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组成集聚一起,建立流动党员联络QQ群。QQ群内成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镇党建工作分管领导担任临时支部书记,镇组工干部、各地流动党员代表担任群内管理员;群内制定每周干部值班表,值班干部负责群聊话题引导、在线咨询首次回应、党员意见分拣收集等事项;群内私聊由各包村干部点对点联系各村流动党员,通过一对一对话交流,及时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正面引导思想情绪,帮其代办缴纳党费、转接组织关系等服务事项;镇组工干部每月梳理群空间信息,收集整理流动党员意见建议,汇总后上报镇党委讨论研究,第一时间向党员反馈研究办理结果和进程。

建立微信平台,解决“搭不上话”的问题。各镇设立“便民服务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开辟“党员教育管理”专栏,邀请在外流动党员添加微信,党组织通过专栏内容,不见面、不搭话,借助网络途径开展流动党员教育引导工作。专栏定期发送党章党史党纪知识、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全镇党务工作信息、党建工作文件、农村产业技术信息、先进人物典型事例等学习内容,党员通过手机即可及时学习最新党建知识、了解时下富民资讯、自我学习提升;各镇“党员教育管理”专栏将镇机关党员干部的手机号码、QQ号码和镇属单位值班电话、工作职责全部公示,流动党员“按图索骥”,足不出户即可电话或QQ联系相关干部获得帮助和服务;同时,公众号支持流动党员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留言,镇党委安排专人对留言内容限期办理,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电话联系在外流动党员4500余次、编发手机“e信”30期12万余人次,“QQ”群交流10000余次、网上推送党建信息资讯5000余条,收集网上意见建议650条,帮办代办各类事项400余件。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