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十小警务”、“54项便民措施”促和谐稳定

27.10.2014  16:59

通讯员 梁鸿 周杰 陈延安

警察是干什么的呀?

抓坏蛋!

还有呢?

找羊子!

2014年9月5日,岚皋县民主镇枫树村,四岁小男孩王小泉的回答,逗乐了众人。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跑一边去,咯咯直笑。

原 来,王小泉的爷爷今年五月份丢过一次羊,怀疑是邻居李家给偷了,两家因此大吵了一架,随即报了案。民警来了之后, 通过勘查现场和打听四邻后认为,羊被盗的可能性小,丢失的可能性大。但是如果不能把羊给及时地找回来,两家很有可能会因此发生更大的矛盾甚至冲突。为此, 两民警决定找羊!他们寻着羊的足迹和气味,走小路,钻丛林,终于在一处荒坡上找到了丢失的羊群,正悠闲地吃着草呢。

王小泉的爷爷感到羞愧难当。在民警劝说下,随即来到李家登门道歉,从此两家重归于好,两家孩子又在一块儿追打嬉笑起来。

岚皋公安之所以如此注重这些小事儿,源于“群众的不满意”。

2010年至2013年,岚皋集中兵力侦破了几起重大案件,尤其是公安机关通过电子监控,对游窜县内的电信诈骗案、外地潜入县城的摩托车团伙盗窃案“一锅端”和“有来无回”,让辖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那么,群众的感受是怎样的呢?2014年春,岚皋公安机关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全县开展了群众满意什么不满意什么的大调研。

群 众认为,公安机关在侦破大案要案上功勋卓著,安全感明显提升,对此很满意。然而对于一些“小纠纷”、“小矛盾”、“小案件”、“小事情”,任其自行消化 多,参与重视少,导致一些“小问题”发展升级。群众和公安机关也共同共识,这些从表面上看似乎与警察没多大关系的小事儿,但实际上,往往是影响社会和谐、 甚至是治安、刑事案件的“导火索”,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大矛盾”、“大冲突”、“大事故”、“大案件”。

要打造让群众满意的警务,就必须从掐掉这些“导火索”开始!

为此,岚皋制定出组建“小帮手”、开展“小帮教”、化解“小纠纷”、协办“小案件”、清理“小隐患”、营造“小环境”、提供“小服务”、搞好“小建设”、重视“小建议”、用好“小权利”的“十小警务”。为防止制度空转,县委、县政府发文明确政法、组织、宣传、人事、财政、信访等十余部门的保障职责,确保十项工作齐头并进,拉稳跑实。

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岚皋公安民警不仅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更把它落实到了行动中。

2014年8月22日中午,县城某家属楼传来激烈的争吵声,恰巧城关派出所新城社区警务室负责人魏诚和民警小王下班从楼下经过。

魏诚定神侧耳一听,感觉不对劲儿,立即招呼民警小王:“走,看看去!”边说边带着小王冲上了楼。等他们到了五楼才发现是两妇女吵架,内容似乎与房屋漏水有关,见警察来了,都嚷着让民警做主。

原 来,这一年多来,六楼家卫生间渗水,以至于五楼家上厕所都要打伞。五楼多次找到六楼和有关单位诉求未果,就用一管道将水导出,正好滴在一楼后院里。一楼就 不答应了,找到五楼理论,五楼称水是从六楼家流出的。而六楼进水阀门正好装在一楼后院里,故而,一楼一气之下就把这阀门给关闭了。六楼没办法,只能靠天天 提水过日子。

而五楼和六楼像今天这样的吵架,几乎是每个月都在发生。

那么,六楼又是什么原因,宁愿提水过日子,也不修复呢?原来,就在五楼第二次上门吵闹后,六楼就已经准备修复,但没想到五楼把这么个事儿闹到六楼家女婿所在单位以及有关部门,给六楼家女婿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六楼就索性不予理睬,意思是看她怎么闹!

要说,这事本来是个小事儿。两家虽然经常吵架,但都是吵吵而已,并没发展到动手的地步。要是按照以前的做法,民警遇到这种事,都是先劝说制止,然后交给社区去调解,至于后来怎么样,基本上都不在重点关心之列。也就是说,只要不变成治安案件,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可是现在,不能不管。民警觉得,六楼又能坚持多久提水过日子啊,这迟早是埋在群众中间的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会爆炸。

两民警把三方召集一块儿,再打电话找来工匠,一起察看了渗水现场,确定了维修方案,估测了费用,决定六楼负责维修并承担全部费用,维修好之后五楼不再找六楼麻烦,一楼即日起不得中断六楼正常用水。

三方皆大欢喜,不住地点头称谢,并在简单的合约书上签了字。一周后,维修工程结束,给排水正常,三家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

为把警务服务和治安防范触角延伸到广大社区和农村,岚皋在警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继续下沉警力,重点推出了社区警务专职化,选派民警全日制驻守办公。

与 此同时,将“十小警务”中最需要具体化的提供“小服务”,细化为54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涉及治安、刑侦、交警、消防、外事、110等多警种,主要包括预 约、延时和特事特办等方式,提高为群众办证办事效率,办证时间从星期当中的八小时增添到紧急事项群众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到位,大幅压缩办证时间,义务寄 送证函件,身份证办理从过去的两三个月缩短了目前的平均二十天,并依托互联网投资50余万元建立民生警务服务平台,推出全部46项警务网上申报及在线查 (咨)询、在线报案及车驾违法记录短信提示等服务。最终形成了以“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为主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

2013年8月30日晚,星期五,下班后的岚皋县公安局长郭子平发现,一男子带着两小孩在公安局大门口徘徊,遂上前关切地问是否有事。

原 来,该男子施某是本县城关镇永丰村人,两小孩是该男子2005年在山西打工时与一 汉中 女子同居生育的儿女,女儿当时7岁,儿子6岁。2011年,其妻因嫌 家境贫寒弃家出走。由于一没结婚证,二没出生证,两个孩子一直上不了户口。眼看就要开学了,没有户口学校不收,施某急得团团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县城公安 局门口转悠,没想到碰到了局长。

郭子平立即在他上户申请上做了批示,要求城关派出所迅速核查上户,不耽误孩子报名上学。晚上,两孩子衣 衫褴褛、瘦小的身影和父子三人无助的眼神深深揪住了郭子平的心,他随即再打电话要求户政部门周末加班核实办理此事。在局长督办下,9月2日,姐弟俩背着书 包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学校。而类似这样的事,今年“十小警务”实施后已成为常态。

据统计,全县三年来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社区警 务室5个,组建治安“小帮手”600人,安装视频监控2000余个,快速办证4100余人次,调解纠纷2200余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80件,查处各类安 全隐患158起,义务邮寄证照300件,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信访“三无县”和“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连续三年 “两率一度”测评名列全省前列。

把小事办好就是大事。岚皋,正书写“十小警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