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病山羊遭遇“退货难” 涉农案处置驶入“快车道”

29.06.2016  12:35
        陕西法院网讯    “谢谢法官为我们主持调解,现在终于可以安心搞生产了,谢谢!”被告彭某接到法官送来的调解书如是说。6月22日,岚皋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山羊买卖引发的涉农合同纠纷案。

        原告邱某系岚皋县四季镇人,今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在家发展山羊养殖。为扩大养殖规模,其向养羊户彭某表达了购买意愿,彭某称愿帮忙从别处购买,邱某同意,明确需求量不超过50只。4月14日,彭某将83只山羊装车送到了邱某家,邱某支付2.68万元,全数收下。翌日清晨,邱某发现新买的山羊拉肚子,一只羊已奄奄一息。邱某便开始寻医问药,治疗中,其中一只不幸死亡。4月16日,山羊病情未见好转,旧存的山羊也相继感染。邱某遂将上述情况悉数告知彭某,希望其拿出解决办法。彭某无动于衷,无奈之下,邱某便索性将羊子送回彭某家,彭某签收并出具收条,但未退还购羊款。见彭某迟迟不给付购羊款,邱某遂起诉至法院,请求被告退还购羊款、支付其在这起买卖中产生的如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各类损失共计3.12万元。

        受理该起案件后,办案法官考虑到此案是涉农案件,且关系到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的落实,便迅速组织开庭,认真梳理研究案情。为避免双方诉累影响其生产致富,保障贫困户迅速投入生产,确保双方的和睦关系,办案法官当即决定调解。为切实方便当事人,法官还专程将调解室设在了四季镇司法所。调解中,法官围绕双方争议焦点、从案件的法律规定进行说明,经反复劝解,双方就返还购羊款本金达成一致意见,可是当讨论到何时给付及是否支付利息问题时,双方却起了分歧,调解只能作罢。临走时,法官还反复叮嘱,希望双方好好考虑调解。法官的认真和耐心打动了当事人,第二天,彭某主动给法官打来了电话,要求再次调解,经协商,彭某提出,愿意于10月16日前一次性退还2.6万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承担利息,愿意支付诉讼费。原告邱某表示同意,并自愿放弃了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就此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今年以来,岚皋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为涉农案件开辟快车道,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