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化学者王若冰来安康考察汉水文化

19.12.2014  22:34

汉台 网12月19日讯 (记者 梁真鹏)“以行走方式抵达自然山水人文精神世界”的甘肃省天水市诗人、作家王若冰,继10年前完成秦岭山脉文化考察之后,在完成从西汉水源头、 宁强 境内嶓 冢山考察后,12月2日来到安康,开始以“追溯一条大江文化精神”为主题的汉江行文化考察活动。据悉,他考察途经甘肃、 陕西 、湖北、河南四省,将对汉江流 域地理变迁、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进行全面考察。

王若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文联副主席、天水市作协副主席、天水日报社副总编、甘 肃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4年7月,王若冰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超过6000公里的行程完成了对东西绵延1600余公里秦岭山脉文化考察, 创作出版了长篇散文《走进大秦岭》。作为第一部以人文历史视觉为秦岭山脉立传的文学作品,王若冰用一座大山概括并阐释中华民族起源、发展、壮大历史的视 野,对秦岭山脉文化精神价值创造性发掘,直接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秦岭文化研究、秦岭旅游及秦岭自然山水保护热潮。以《走进大秦岭》为蓝本、由其主要撰稿的八 集纪录片《大秦岭》先后获第25届电视金鹰奖、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扶持项目优秀纪录片奖、最佳编剧奖,《走进大秦岭》修订本获得甘肃省政 府第七届敦煌文艺一等奖。2011年9月,他完成对包括甘肃、宁夏、陕西在内的整个渭河流域文化考察后创作出版的《渭河传》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时值秦岭考察十周年之际,王若冰再次进入汉江,将对这条像秦岭、渭河一样孕育了辉煌灿烂华夏文明的古老江河进行全方位人文考察,为其“秦岭三部曲”最后一部搜集创作素材。本次考察活动将以自驾车形式,对汉江流域地理变迁、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进行全面考察。

探 访石泉后柳古镇,寻访汉阴“三沈纪念馆”,聆听紫阳民歌和 安康 汉调二黄之后,在惊叹山水之城安康近几年的巨变的同时,王若冰抖落一路的风尘仆仆,与记者侃 侃而谈,汉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河,也是交融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第一大河。汉江流域是汉民族的发祥地,汉语、汉学、汉文化,这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胎记。 我们现在拥有和享用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图腾,乃至国家钵盂,民族袈裟,均肇始于这条龙形水脉。

他说,汉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交汇融合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孕育滋长新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的母体的角色,对汉水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产生和注入DNA密码的决定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水不愧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汉水流域文化的父亲河。

具体到安康来说,王若冰跑了安康很多地方,特别感兴趣的是安康保存了非常好的古镇,这些古镇的建筑非常迷人,地域的文化特色非常明显,如果安康在旅游开发中,能及早注意对一些历史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可能将对咱们安康的汉水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 若冰此次汉江考察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和支持。作家怀着对汉水的探掘情,像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以苦行僧式的精神信仰,孤身一人驾车途经陕西汉 中、安康、商洛三市及湖北十堰、荆州(部分)、襄阳,河南南阳四省五十余县市,全程考察汉江干流及支流流域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和经济发展等等。他的文字, 则用现代意识和赤子情怀关照汉水;他的行走,是对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探索和寻觅。他寄希望于更多的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 念,让关注汉江,保护汉江成为大家的的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