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院探索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新模式

08.04.2015  20:29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集团化办学以来,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 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新模式 。该院教育集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组织原则,在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和该院的努力下,62家单位加入了教育集团。由陕西省教育厅等政府各相关部门组成指导委员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治兴任首席专家。指导委员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指导方针,建立了校企联动办学、联动培训、联动研发的人才培养机制,该院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社会服务与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国防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 行业多元合作机制 新模式。 陕西国防科工办发挥宏观调控和统筹作用,从管理的高度充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发挥对职教集团和校企合作的主体功能,制订了行业专业人才的职业资格标准,参与集团内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岗位需求信动态息、经济和技术发展信息、企业员工培训信息。该院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调动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精心策划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多方协商筹措合作办学经费,依据投入比例合理分配合作办学效益。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等以多方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各自优势,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形成了互利互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多元合作机制。             —— 校企互惠共赢机制 新模式。 职教集团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校企工作站互惠共赢机制。目前该院已与合作企业建立了“兵器845厂”“中航114厂”“中船重工872厂”等10个工作站,学校投入资金,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共同管理。工作站发挥校企互惠共赢机制,企业选拔优秀业务能手担任工作站教师,学校安排学生进站学习,实施工学交替;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课程资源库的基地;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为企业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平台;校企合作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这种“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促进了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该工作站案例被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收录。             —— 集团化办学激励机制 新模式 。该职教集团以法规制度为依据,明确了校企在职教集团中的地位、功能和在集团中承担的财政职能,明晰了对职教集团的管理介入方式。并且从投入的多元化、运作的市场化入手,以利益交换为基点,建立了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出台了多元主体投资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实施办法,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同时,按照“资源共享为基础,多方共赢为目标,市场经济为成本概念”的校企合作理念,进行资源配置、教育成本核算、产权界定和利益分配,实现了合作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达到了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共同发展的目的。             —— 多元主体办学监控机制 新模式。 根据办学目标,该职教集团构建了多元主体办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合作各方的教学质量、科研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测量、调整。根据社会公益性价值导向,定期不定期接受社会、家长评价;严格按照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制度,推行“双证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大力引进国家、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不断完善课程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机制;执行人财物多方合作投入制度,确保多元主体利益共享机制。多元主体办学监控机制,有效提升了集团整体品质和社会竞争力。             该院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办学运行机制新模式,吸纳社会资源,创建充满活力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各种手段,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该职业教育集团,形成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