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人"许启金,高压线上"舞蹈"32年

01.01.2015  00:07

导读: 许启金,是宿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输电运检室职工,32年在1700公里供电线路上往来穿梭,足迹踏遍了宿州电网输电线路的每一基杆塔,急难险重工作现场总是离不开他忙碌的身影。

    
      他忍得住辛苦,扑得下身子,成为拥有5项国家专利、15万字学术专著的“专家团队”领头人,并创造了“高中生执教大学”的传奇,2014年10月,许启金荣登“中国好人榜”。
  
  《蝶恋花》:“几度春秋多少梦。牵线长空,似把琴弦弄。在世人生原有用,千番历练成梁栋。自有凌云心血重。垂范创争,风采登高颂。惜晚华年情与共,斜阳跨虎离山洞。”此词充满豪情,它的作者是许启金。许启金,何许人也?
  
  许启金,是宿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输电运检室职工,他32年如一日坚守在电网安全生产一线,在1700公里供电线路上往来穿梭,组织参与110千伏及以上带电作业680余次,参与处理消除各类缺陷2700余处,足迹踏遍了宿州电网输电线路的每一基杆塔,急难险重工作现场总是离不开他忙碌的身影。他和他的团队共推出创新项目13项,攻克技术难关4项,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在获得“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国家电网特等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之后,他仍然不改本色,坚持在电网生产一线,登高作业,在艰苦的岗位上为电网的安全运行默默奉献。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相信只要积极进取照样能成就一番作为。他忍得住辛苦,扑得下身子,先后自费购置价值8000多元的专业书籍,潜心钻研,成为拥有5项国家专利、15万字学术专著的“专家团队”领头人,并创造了“高中生执教大学”的传奇,目前被国家电网公司聘为生产技能专家。
  
   1.书香孕育“金牌工人” 阳台上“折腾”出5项国家专利
  
  许启金,1982年被招工进了宿州供电局,当时高中毕业的他文凭也不算低,但他并不满足。从上班那天起,许启金就用心观察输电线路上的每个部件,为了熟悉每个设备的性能,他购买了大量专业书。他的书柜里从80年代到最近出版的专业书籍有150多本,总价值在6000元以上。有的书已经被他翻得脱了线、卷了边,有些书里的页码还折着,圆珠笔划的道道已褪色。老许早年学习有个笨方法,将买来的白纸裁成十几个纸条,将书中的知识点写在纸条上,在上班途中和巡线路上,随时拿出来看看。长期以来,线路工作被视为纯粹的体力活,许启金却把它做成了“智力活”。“社会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应对挑战。 ”许启金常这样自勉。   
  许启金在自家阳台上的简易工作室,加工第二天工作使用的零部件。
     滴水穿石,日积月累,就是这样,他的专业知识厚度与日俱增。2003年,这个只有高中文凭的一线工人,站到了省电力公司职工大学的讲台,给大学生职工上课。当年,他以理论94分、技能97分的成绩通过高级技师的鉴定。2004年,宿州供电公司选拔技术状元,他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2005年,他被省电力公司授予“首席技师”称号。2006年他主笔编写了《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岗位培训考核标准》,后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他被国家电网公司聘为“生产技能专家”。他说:“作为一线党员,对岗位工作就要知、会、熟、精,走在专业的前面”。
  
  许启金善于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这已成为他的一个习惯。在许启金的卧室,床上堆着书,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阳台里有架台钳和一张工具桌,桌子上杂乱地放着游标卡尺、锉、螺丝刀、强力胶等,他家的阳台是他的“专属区域”,许多零部件就是在这个“小车间”制造出来的。一件成果完成前,要经过多次反复论证、实验和改进,有时想出了好的方法,干起来甚至会忘记吃饭、忘记休息,半夜不睡是常事。数年前,妻子受不了他夜里的“折腾”和香烟味,就一直与他“分居”了。在家里,他是连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的人,他的心里只有专业。   
  许启金发明的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其多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围绕生产动脑筋”和“围绕难题搞创新”,这是许启金工作30多年的轨迹。近年来,输电线路实行带电作业,人在几十米的高空作业,如何防止高空坠落?他发现使用中的软梯子有安全隐患,就琢磨解决这个问题。他设计图纸,自己加工部件,去实验室试验验证技术数据,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终于研制出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填补了国内软梯登高作业在技术上保护措施的空白。“每当看到工友们使用我所改进和研发的工具,快速安全地完成工作,我的心总是暖暖的”,许启金欣慰地说。
  
  不过,最初低学历成为“瓶颈”,老许的发明因缺乏科学基础知识而屡屡碰壁。一些工友也给他泼冷水,“搞科研是工程师的事,你一个高中水平的线路工爬好杆就行了。”但老许不为所动,而是一头扎进书堆里,听说年轻员工张永在大学里学输电线路专业,许启金不顾自己比他年长许多,多次向他请教,并向他借来输电设计书籍。张永记得,老许还回书时,书皮没了,边也卷了,但书上的知识,老许记得比张永还牢。“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新时期的‘金牌工人’,这应该是一个做老实人、干老实事的工人梦想,我愿意持之以恒地追求!”   
  许启金正在查阅相关资料为做巡线准备。
     合肥市黄山路附近有两家电力书店,是老许出差时最爱去的地方,他不知天鹅湖在哪,却对书店里的书籍耳熟能详,多年来,他购买电力书籍花费上万元。节假日,他就“宅”在家“啃”专业书。“书香孕育金牌工人”。多年来,老许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技术难题60多项,其中对所辖线路的防雷及防污闪措施进行了技术革新,使该班所管辖的线路未发生一起雷击跳闸和污闪事故。“许启金身上既有传统劳模‘老黄牛’般的苦干实干精神,也有现代产业工人热衷创新的品格。”宿州供电公司总经理贾立峰如是评价。
  
  2.“高压线上的舞者”干一行爱一行 32年爬电杆爬出乐子   
  许启金在220千伏线路上带电绑扎导线。
     32年来,宿州电网1800多公里输电线路上,差不多每一基杆塔都留下过许启金的足迹。别看老许年过半百,爬电杆仍身姿矫健,登临数十米高的杆塔,一般人早已后背发凉,可老许却如履平地,难怪人送雅号“高压线上的舞者”。
  
  野外作业常与危险相伴,老许总是把安全让给别人,危险留给自己。2005年8月2日凌晨3时,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宿州“国姬线”符离段因雷震发生跳闸,影响整个城区供电。“去现场数公里的路上一片汪洋,分不清哪是沟、哪是路,当时许师傅执意走在前面,为我们探路”,同事李德波回忆当时情景眼圈发红。赶到故障区域时,大家都惊呆了:电线杆塔陷在齐腰深的水中。“大家别动,我先上去摸摸情况。”许启金说完跳进水中,奋力划向杆塔。风骤雨急,爬电杆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老许只能将身体紧贴杆塔,小心翼翼向上挪。平时只需分把钟的登顶过程,这次用了十来分钟。然而,由于难以确定故障点,许启金又连爬5座杆塔摸排。故障排除时,天刚蒙蒙亮,老许此时已冻得浑身哆嗦,脸上却挂起了招牌式的憨笑,“还好,天刚亮就送上电了。 ”   
  许启金正在检修线路。
     这样的危险任务,老许接过不知多少,每次都“有惊无险”,这得益于他多年练就的扎实功底。为精通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程,老许不仅反复练习,还制作上万张写有技术要点的小纸条,随身携带,随时学习。“能把简单的事每一次都做对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每一次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宿州供电系统,许启金的“人生哲学”人尽皆知。
  
  32年来,老许先后组织和参与完成了近千项带电作业任务,未出一次差错,他管辖的线路未发生一次责任性故障。杆塔冬天像块冰,夏天像块炭。艰苦单调的野外作业,坚持了32年,果真无怨无悔?记者贴身采访发现,老许不光是苦中作乐,更是乐在其中。“几度春秋多少梦。牵线长空,似把琴弦弄。在世人生原有用,千番历练成梁栋。自有凌云心血重。垂范创争,风采登高颂。惜晚华年情与共,斜阳跨虎离山洞。”老许用自创的《蝶恋花》表达对工作的眷恋。像这样充满豪情的诗词,老许创作了不下几十首。受老许感染,他所在班组的工友工作积极性高,遇到急难险重任务都争着上。“90后”工人郑浩说:“我们不能做到爱一行才去干一行,但一定要像许师傅那样做到干一行就能爱一行。 ”
   
  3.传帮带甘为人梯 “带出一支团队”是最大愿望
  

  已有近20年党龄的许启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如何把技术留下来?这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随着电网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鉴于线路工区大多数文凭不高,如何让“70后或80后”线路工人胜任工作,许启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训,尽快让新老员工会用新知识、新技术。
  
  2003年全省首批输电线路高级技师鉴定,许启金拔得头筹。此后,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工人站到了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学讲台,给大学生职工们上课。别看老许的手满是老茧,操作起鼠标来可灵巧了,他讲课时演示的都是自己制作的3D图形,这在全国电力系统首屈一指。许启金深知,“一图胜千言”,用直观图形可提高教学效率,为此,他学会了3D立体制图。几年来,他硬是从“一指禅”敲字练起,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并学会了Visio、AutoCAD、3Ds-Max等绘图应用软件,实现电网杆塔图形化,检修现场图像化,为电力系统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料和图示化培训资料。
  
  “许师傅的课深入浅出,特有嚼头。”徒弟李德波毕业于名牌大学,是许启金的忠实粉丝,可刚进班组时却“瞧不上”这位土气的师傅,在一次野外抢修中,小李憋足劲想领先许师傅,没成想他刚登上杆时,许启金已排除了故障落地了。小李从此心服口服,虚心向许师傅学习。
  
  许启金正对设备结构进行认真研究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0年,宿州供电公司成立了以许启金名字命名的“启金工作室”,老许更是劲头十足地收了10个“80后”“90后”徒弟,他从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工作实践、后勤安排各个方面手把手地传授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作为一名老党员,应当给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多培养新人,才能保持班组的朝气与活力。”许启金一直这样说,同时也是这样做的。线路工区每次进新人,老许都会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教。他还给每个徒弟建立个人档案,分析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经过老许的精心辅导,目前线路工区已经形成了“60后、70后、80后”的阶梯状业务精英团队。
  
  2012年夏天,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为备战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身为教练的许启金第一个爬上二三十米高的铁塔,做好安全措施,再让队员们一个一个练。10来个队员每人练习一两次,他在铁塔上一待就是半天。2014年3月的一天,同事听到许启金的办公室“轰”的一声,跑过去一看,老许已经摔倒在地。120急救车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因长期伏案工作,造成颈脊骨压迫神经,出现了脑缺氧。“他在医院住了14天,稍微好转,就又坐在工作室的电脑前。”徒弟廖志斌说,师傅是急着回来给徒弟们制作培训课件。如今,这个3D可视化培训课件已经完成。每当看到徒弟们漂亮地完成一项工作,老许的脸上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老许徒弟们嘴里的两句顺口溜更是说出了他的心声:徒弟干得快,全靠老许带;徒弟干得好,老许乐得受不了。
  
  许启金向徒弟们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
     “‘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我最大的愿望是带出一个团队,让他们都成为生产骨干,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如今,老许的徒弟纷纷“出师”,并涌现出廖志斌、吴伟、张明等10多名技术骨干,他们参与研发的输电线路护线管理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接地线转向器等创新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8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有的徒弟年纪轻轻就成为国家级的劳模和专家,有的还成了老许的领导,老许为他们由衷地高兴。“做事敢为人先,做人却甘为人后。遇到危险,当仁不让,可遇到升职晋级,他每次都让给年轻人。”老许的“大弟子”廖志斌对他甘为人梯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许启金的带领下,“启金工作室”成员近年来共完成创新项目13个。2013年,“启金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近十年,许启金共推出创新项目13项,带领小组成员完成创新项目12项,攻克技术难关4项。2003年由他主持完成的课题——“角钢吊点卡具的研制与应用”获得全国“舜杰杯”QC成果发布一等奖;研制的“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获得了省电力公司QC成果发布第一名、水电质协QC成果发布优秀奖、国家电网公司带电作业成果作品三等奖;他主持完成的课题获得5项国家专利,他所带领的团队共获得了7项实用型专利,1项发明性专利。
  
  “梦想,是不断进步的阶梯;奉献,是人生价值的升华。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才会有快乐和收获;有不懈奋斗的经历,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许启金说,只要还有力气,他会继续以杆塔为柱,以线路为弦,弹奏出更加优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