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工作到支部 服务到群众 资金到干部

06.11.2014  19:23

    西部网讯(通讯员 白水利 孙晓磊)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做深做透,潼关县做到“三到”,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工作到支部。建立“五个一”联系点。党员县级领导每人包联一个部门党(工)委,一个镇党委、一个村党支部、一个社区党支部、一个两新党组织。每月到联系点指导工作不少于3天。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每个县级部门党组织包联一个村级党组织,年初签订目标任务,年终全面考核。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40岁以下党员干部(副科)每三个月一轮,轮流驻村担任党建指导员,与村干部一起每天10:00-15:00驻村坐班,协助镇村干部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服务到群众。建立“三个一”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全县5000余名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户群众,发放一张“连心卡”,群众随时随地可通过电话联系到干部。每名干部一本“连心簿”,每月1-5号到群众家中实地走访一次,代办各类服务事项,详细记录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各类审批服务事项于一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厅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资金到干部。建立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大村每年工作经费1.2万元,小村每年工作经费1万元。建立绩效补贴机制。实行“一定一保五挂钩”绩效补贴,“一定一保”为固定补贴,每月固定任职补贴500元,每年办理1000元养老保险。“五挂钩”为奖励补贴。村干部年最高可得补贴1.5万元,最少得0.7万元。建立关怀保障机制。每村按照年5000元标准,用于冬天取暖和夏天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