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城建档案工作将以创新撬动信息化建设

11.09.2015  07:43
 

  日前,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新修订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规范的要求,我省将在条件成熟的城市试点推进城建档案资料员电子签章发放启用工作,确保接收的电子档案在入库前和入库后保持一致,推进全省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省城建档案系统坚持以服务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为中心,切实加强城乡建设档案法制化与信息化建设。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省10个设区城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全部建成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总馆藏量达到了118.28万卷。省、市、县三级城建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全面建立。今年我省城建档案工作将继续积极创新,多措并举开创全省城建档案工作新局面。

  完善制约把关机制。结合全省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将城建档案管理纳入该平台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加强对五方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的管理,推广西安、宝鸡归档管理模式,将城建档案接收纳入工程项目报建程序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建档案归档率。

  数据互联互通。各地应认真学习《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责,抓紧贯彻落实。同时,《陕西省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将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完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及动态更新管理制度,实现全省各地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共享数据信息,为下一步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打好基础。

  加强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宣贯《陕西省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找准宣传工作切入点,为全省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开展城建档案法规政策宣传,增强公众对城建档案的认知,提高城建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陕西省城建档案网”已正式改版并上线运行,开辟了加强省内外行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和窗口。

  树立服务理念。围绕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重点工作,认真履行城建档案收集、保管、利用的职责,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紧密地纳入本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中。各地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要加强对重点工程、保障房工程、开发区建设项目、重点镇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服务面。

  注重人才培养。各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资料员上岗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企业从事城建档案收集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确保工程档案收集、整理与建设同步进行,保障工程档案的时效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赵芳)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