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一工地发现编钟 初步判断为明清道教法器

16.07.2015  15:39

  中新网陕西新闻7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5日从陕西省宝鸡市文物旅游局获悉,该市一建设工地发现5件铜钟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其中,一件钲部有楷书“遍满十方”四字。初步判断是5件一组的编钟,为道教法器,时代大约为明清时期。

  13日下午,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接到蟠龙新区管委会电话,报告一建设工地发现文物。发现文物点位于金台区蟠龙镇北社村东,为盘龙新区光谷光通信产业园基建工地。

  据了解,13日凌晨约1时许,在开挖生活服务区楼基时发现文物,工地负责人立即叫停挖掘机,现场发现文物5件,随即报告施工方负责人。施工方负责人要求挖掘机停止施工,并向盘龙新区管委会报告。管委会负责人指令保护现场,并妥善保管好文物。

  经现场勘查,在发现文物点旁边楼基断面距地表约1米处,有一零星砖、瓦残片文化层,厚约0.2、长约10米。据此推测,这里当初应有建筑,后废弃。根据5件文物同时发现这种情况,推测应出自一窖藏。发现的5件铜钟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最大的36厘米,最小者31厘米。其中,一件钲部有楷书“遍满十方”四字。

  “遍满十方”出自太乙救苦天尊经。太乙天尊,又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他同时也是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初步判断这是5件一组的编钟,为道教法器,时代大约为明清时期。(完)

                          (原题:陕西宝鸡一工地发现编钟 初步判断为明清道教法器)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