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工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各地文化厅(局)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31.03.2017  01:3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的分管厅(局)长结合各地工作实际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大家表示,《计划》系统阐明了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的具体体现。

        指明方向,开出良方

        “对于在工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大生产冲击下日渐式微、探索出路的传统工艺来说,《计划》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不仅为传统工艺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也为在新形势下如何振兴发展传统工艺指明了方向、开出了良方。”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说,在江苏非遗的版图上,传统工艺类项目占比最多、分布最广、从业人员最庞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计划》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

        江苏将以《计划》的出台为引领,坚持发掘与培育、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把传统工艺的振兴与文化强省建设、打造“精彩江苏”的实践结合起来,制定并出台省内配套的指导意见和传统工艺中长期保护规划,建立全省传统工艺美术振兴目录,开展濒危工艺项目抢救性记录,进一步加强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对具备区域性特色并有一定传承基础、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项目进行多渠道重点扶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让独具魅力的传统工艺更显青春活力、更有时代温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华认为,《计划》为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提高传统工艺的再创造能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地毯、丝绸、土陶、桑皮纸、刺绣等传统技艺闻名于世。

        2016年3月,在文化部的指导支持下,企业、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的我国第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成立。工作站的设立为振兴当地传统工艺探索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很大成效。“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稳定之基。新疆传统工艺的群众基础广泛,振兴传统工艺将有效发挥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和扩大就业创业、促进增收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任华说。

        聚焦关键问题,回应社会期待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目标要求后,从国家到地方围绕振兴传统工艺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如何做好这篇文章,社会各界极为关注。《计划》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顺应了社会对振兴传统工艺的新期待,加强了对振兴传统工艺的顶层设计。”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吕霞说,在青海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中,传统工艺美术类项目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2016年工艺美术行业占青海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值的20%。可以说,传统工艺在青海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也不少,如传统工艺品题材雷同、设计研发能力弱、大师级工匠缺乏、融入现代生活不足等。

        吕霞表示,下一步,青海将以贯彻落实《计划》为契机,对全省传统工艺资源进行再调查,建立青海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目录。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平台,加大对代表性手工艺人的培养,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大师级工匠的培养,力争每个传统工艺项目都有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在保持传统工艺流程不变的前提下,让古老的手工技艺和现代设计理念契合,鼓励和支持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使其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之一。坚持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发展小微企业与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不断拓宽传统工艺品的销售渠道,让更多品质精良、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工艺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表示:“传统工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非遗中充满发展活力和转化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通过建立目录、提升水平、提高品质、培养人才、培育品牌、拓宽渠道、加强研究、促进交流等一系列手段振兴传统工艺,必将带动非遗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上海市将充分发挥特有的文化、教育、科技、金融、商业、流通等优势,积极贯彻落实《计划》。

        据介绍,日前,历史悠久、曾经享誉海内外的室内综合性游乐中心“上海大世界”重新对外开放。上海市政府已将其功能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致力将“上海大世界”建设成为非遗精品集中展示的国际性平台,同时还将结合《计划》聚焦“上海大世界”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国际影响力,加强与知名创意机构、设计艺术家、专业展会、国际手工艺品牌企业、专业院校的合作,逐步将“上海大世界”打造为传统工艺展示、销售、研发、试验、设计、定制、发布、交流的新通道,欢迎全国各地的传统工艺精品项目来到上海,共同利用该平台讲述中国故事、弘扬工匠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立意高远,措施有力

        “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我对《计划》的出台感到非常振奋。《计划》顺应了新时期的新要求,对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激发创业创新精神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计划》除了‘立意高’之外,还有‘措施实’的特点,十项任务目标明确、系统全面。一是把名录建设与传承人队伍建设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传承人这个核心;二是把产学研联系在一起,形成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机体系;三是统筹社会力量和国际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表示,浙江是传统工艺大省,被称为“百工之乡”,“三雕一塑”是浙江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的代表作。下一步,浙江要抓住《计划》出台的契机乘势而上,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建设,推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即培育一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培育一批非遗旅游景区、培育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平台、培育一批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周奉真认为:“《计划》的立意深刻,发掘传统工艺的文化精神并将其运用在工艺之中,是实现传统工艺振兴的重要路径。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机器将大批机械制品迅速推向市场时,尽管有些产品粗制滥造,可人们依然为此感到兴奋。后来,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加,人们反而开始怀念传统手工艺的精细和精益求精。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精神上的期待为我们振兴传统工艺,用手工艺关怀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了良机。”据周奉真介绍,近些年,在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的影响下,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许多壁画图案被利用于日常使用的丝织品上,这些产品远销海内外。在使用这些创新的传统工艺产品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个性化和高品质。

        “《计划》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计划》对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作了科学、精确的阐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认为,为更广泛、更深入地落实《计划》要求,应该着重强调多部门、多主体的参与,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主体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在全社会营造保护、传承、发展传统工艺的良好氛围,形成振兴传统工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