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3.01.2015  18:30

  新年伊始,光辉夺目。全城医改成功,造福庶民。

  雷声真的很大,孕妇、医生、护士怨声刺耳,隆隆作响。

  诸多问题,原因之一乃人手不足,虽非医护界中人,惟对此点深有体会。

  母亲临终在山顶医院住了一个月,期间亲睹医护,尤其值班护士的疲于奔命,人手短缺,捉襟见肘。

  母亲入院翌日,医生已坦白告之生命进入倒数,每天中午和下午下班后,总跑去医院陪伴昏睡中的母亲,紧握今生仅余的相聚。

  住院部的护士分两批,白天值班的人数多些,但护士们也是忙得晕头转向。姑姐特地从广州赶来澳门陪母亲,在医院几天,她很是惊讶:不用派红包,有事一按电铃护士立即过来,态度和善……

  虽说护士们有叫必应,姑姐说:见她们一天到晚手脚不停的,各病房叫声更是不绝,真不好意思劳烦。于是,为妈妈擦身换尿片等诸事,我们自行解决。

  这是白天,晚上的值班护士人手更缺,即使你好意思呼唤,她也顾不上。

  整个病房,每晚眼见只有两名值班护士,外加一名护工。派药打针量血压统统就是这三头六臂,若遇上紧急情况,顾此失彼乃常事。

  有晚,妈妈同房的老婆婆忽大吵大闹,又是翻身下床又是拔针管摔东西,狂性大发时必定力大无穷,一名护士外加一名护工才按得住老婆婆,剩下那名便跑出跑进忙这忙那,狼狈不堪。

  住院部人手如此,门诊也不见得轻松,常听患病的朋友投诉轮候时间长得惊人。但也听过医护朋友语我,专科医生一个下午要看数十名病人,平均下来,每个病人只能看数分钟,即使如此,轮候的人龙还是长得惊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护人力资源短缺,量也不足,何论质?(作者:程文,文章摘自《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