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04.05.2016  17:24

全市2015年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67个,项目总投资3.86 亿元,其中:筹资筹劳1.9亿元,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2200 万元,各级财政奖补资金1.86 亿元(其中:中省奖补资金1.68 亿元,市县配套资金1811万元)项目涵盖了村内道路硬化、文化广场硬化及绿化、村内绿化、村内照明、村内给排水、村容环境整治等建设内容。共修建村内道路893公里,村内水渠196千米,堰塘1900立方米,水窖9个、机电井10眼、小型提灌(排灌)站3座,铺设村内安全饮水管线104千米,安装路灯12321盏、绿化植树6.5万株、村内公共活动场所21万平米。直接受益群众200万人,进一步解决了农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改善了全市农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县乡村配合紧密。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动员,深入基层,抓项目落实,抓督促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进一步得到了加强。长武县、彬县、旬邑县等县区各级高度重视,各级密切配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永寿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淳化县等县区将农村综改工作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考核奖惩。二是项目选择科学合理。各县市区项目安排能够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秦都区结合农村污染治理工作,解决了部分村内污水排放问题,受到群众欢迎。三原县注重村内亮化,在村内道路安装路灯,为学生上学提供方便。部分县区建设小广场,美化环境,深受村民拥护。三是项目管理严格。各县区普遍强化项目申报、项目计划制定、项目验收、项目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做到了项目建设有计划,拨付资金有文件。彬县、泾阳县、长武县等县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从申报、批复、实施、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政策,资料齐全。长武县在工程完工后由县审计局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结论书。三原县严把工程质量,建立了质量保证金制度。彬县、长武县、泾阳县等县区重视项目验收,抽调农业、审计、交通等相关成员单位人员组成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集中验收。四是资金管理规范。各县市区不断强化资金管理,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资金封闭运行,能够及时兑付奖补资金。资金拨付环节能够坚持统筹在先,验收合格的原则,资金与项目对应,支出真实可靠。五是县级配套资金落实较好。2015年,全市有5 个县区落实了县级配套资金1611 万元,其中:三原县配套482万元、泾阳县配套369万元、永寿县配套380万元、长武县配套300万元、乾县配套80万元。

总体而言,我市2015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受益人数不断增加,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个别县区项目验收比较缓慢,影响了资金拨付;部分县市区资料还不够齐全和完善;个别县市区乡镇财政所拨付奖补资金还不够及时等。市综改办决心以这次考核验收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我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力争把这项党和政府得民心,广大群众受实惠的民心工程做出新的成效。

陕西艺术幼儿园新学期伊始全员开展内控培训
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工作安排,财政厅
旬邑县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
为完整地反映我县政府资产、负债、收支等财务状况,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