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审计局多措并举加强审计中介管理使用

08.06.2016  10:02

    近日,安康市审计局审核了中介单位履约情况,结合审计质量、核减资金、发现问题线索等方面,对聘用的29家中介机构定级分类,并进行了公示。这是该局加强审计中介管理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局在加强审计中介管理,发挥中介效用方面成绩显著。

  2014年以来,安康市审计局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聘请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审计,有效地优化了政府投资审计专业结构组成,实现了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全过程、全覆盖,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为抑制和消除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审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局坚持“惩防结合、标本兼治”原则,采取了五项有力措施: 一是严格招投标制度。 机关设立招投标评审小组,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全社会进行招标,对各投标机构的资质状况、内部管理情况、技术力量和配置情况、业务质量保证体系、审计业绩和信誉等进行综合评审,引进有实力的中介机构。 二是实施合同化管理。 与中介机构签订《工程审计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审计机关既能依法履行职责,又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在确定审计收费时,严格执行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相关标准,保证其基本审计费,避免不同中介机构之间盲目压价造成恶性竞争,同时提高审减投资额一定百分比之外的效益审计费,鼓励其在公平、公正前提下的审减。 三是建立  “智库”  “捆绑管理”。 建立与优秀中介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把业务能力强、协作精神好、人员素质高的协审队伍相对稳定下来,作为审计机关的专家“智库”优先安排审计项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励考核制度,明确每个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行为准则,按照审计项目将审计组与协审人员实施有效“捆绑”,实行承担责任、组织教育、落实制度、接受监督、参加考核“五同步”的管理制度,同考核、同奖惩。 四是注重教育培训。 加强对协审人员在审计程序、方法、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培训,使协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操作规范得到明显的转变和提高;加强廉政教育,要求协审人员恪守审计廉政纪律规定,维护好审计机关的威信。 五是加强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审计报告“四级复核制”,即中介机构内部自审、不同中介机构交叉复核、审计组复核、法制审理人员复核,确保审计证据充分有力,审计报告真实可靠,审计意见恰当可行。建立审计项目台账,动态反映中介机构及协审人员的工作效率、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等相关指标。建立信用档案制度,根据日常考核,业务质量复核,定期回访等情况,认真记录中介机构协审人员的失信和违规情况,对中介机构定级分类。2016年安康市审计局确定审计质量好的8家中介单位为A级单位、审计质量较好的10家单位为B级单位,审计质量一般的8家单位为C级单位,并对3家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并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