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审计局推行“十个严查” 保障经济稳增长

24.08.2015  12:27

 

  安康市审计局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中,开展“十个严查”,对经济运行中的十个方面突出问题亮起红灯,设置经济运行的“高压线”,实现“零容忍”,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该局结合稳增长惠民生等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财政、发改、监察等部门联合协作,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突出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分块集中整治,规范完善,通过治标的办法刹住经济运行中的歪风邪气,倒逼制度建设,逐步建成规范政府经济运行秩序的“免疫系统”。

  一是严查“小金库”。对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 “小金库”等种种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查。二是严查失职渎职造成国家和群众重大财产损失。重点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和失职渎职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查。三是严查骗取财政资金挤占挪用民生资金。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着重对挤占挪用和转移民生资金,弄虚作假骗取项目资金或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的行为进行打击,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严肃处理。四是严查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及违规发放钱物。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发放钱物、公款旅游、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五是严查“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对各级各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进行专项审计,对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管理、使用中核算不清晰,科目使用随意,公务接待手续不完备等违规行为展开严查,从严处理。六是严查不作为、乱作为破坏投资环境。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影响和破坏投资环境建设的人和事展开严查,为企业和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七是严查偷税漏税及违规减免国家税费。密切关注财政、货币、税收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严查偷税漏税及违规减免国家税费的行为,堵住偷税漏税黑洞,维护公共资金的安全。八是严查在项目及资金分配中违规操作行为。严禁向民营企业输送利益,借机剑财,或安排非政策扶持对象,导致国家财政资金损失的行为。对在项目报建中未尽到核查职责,或者项目分配中优亲厚友的人员进行严查,促进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九是严查规避招投标和违规招投标。严禁将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严禁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严禁招标代理机构、预算编制单位弄虚作假,虚抬造价。十是严查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及违规采用BT模式。密切关注项目执行情况,严禁超标准、超预算建设。跟踪存量债务的潜在风险及化解情况,认真评估政府的偿债能力,强化BT项目风险的可控性。

    “十个严查”有力维护了国家财政经济秩序,遏制和打击了腐败,保障了经济健康发展。7月17日,安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安康市实现生产总值346.83亿元,同比增长11.3%,超过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