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提前排队“尝鲜” 地铁通了 回家的路近了

09.11.2016  07:32

        三号线首列地铁驾驶员本报记者马昭摄

        市民乘坐地铁三号线出行本报记者马昭摄

西安地铁三号线11月8日12时如期顺利开通试运营,古城西安新龙脉再增新血液,线路开通伊始便引来众多市民乘车“尝鲜”,以至于开通不久,部分车站乘客排起了长队。 

记者探现场 无开通仪式 市民进站几分钟就能乘车 

11月8日11时许,记者来到西安地铁港务区车辆段车辆库时,停放在车库众多三号线电机车行列中,已被地铁职工披红装饰一新的0338号电机车格外惹眼。几分钟后,它驶出车辆库正式上线,地铁三号线随即开启了全线运营的庄严时刻。 

在开通现场,西安地铁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三号线开通没有举行开通仪式。三号线开通时间确定为12时,为使乘客能及时乘车,调度部门提前安排即将上线的运行车辆,进入运行区间等待,待运行时刻到来后,即按照运行时刻运行。地铁沿线的所有车站,乘客进入车站后,就可以马上顺利登车出行。11时40分,三号线沿途各车站沿途票务系统开启,11时50分,车站迎客,12时许,各车站乘客陆续乘车。 

市民啥感受 七旬老人带着老伴乘车看西安变化 

昨天10时许,距离三号线开通还有近两个小时,记者在保税区和香湖湾站出入口看到,这里早已排满了准备进站体验地铁三号线的市民,地铁工作人员提前在站外维护起秩序。 

12时许,香湖湾站大门开启,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乘客迅速鱼贯而入,进入站厅排队购票后,再乘电梯登上顶层的站台候车,人们都脚步匆匆。在等车的队伍中,74岁的张云祥老先生和老伴格外惹人注目。他告诉记者,自己住在务庄,今天一早就和老伴来此,专程乘坐首班车。他们想乘车到保税区看看,原来只是知道保税区,但对于啥是保税区没有概念。今天地铁通了,自己和老伴的一个小愿望实现了,等一会还要折返回来在地铁上看看世园会,看看西安变化。 

上班族称三号线开通后回家路更从容 

记者在香花湾站,登上西去列车之前看到,开通不到一小时,东到的列车上已经挤满了大量的乘客。在列车上,20多岁的小伙子姬强对记者说,自己住在纺织城附近,工作单位在高新开发区,地铁三号线开通,让自己能够每天多睡半个小时的懒觉。他说,三号线没有开通前,每天上下班只能乘地铁一号线到劳动路,然后转乘公交才能到公司,三号线开通了,自己每天就可乘地铁一号线到通化门,然后换乘三号线就可直接到达科技路附近单位楼下,省去奔波劳顿之苦。 

魏女士是位准妈妈,她和丈夫也来乘车体验了。在广泰门附近居住的他们说,三号线的开通,对于他们意义非凡。魏女士说,丈夫为生活在高新区打拼,孩子要出生了,丈夫的担子更重,每天加班很晚,有了地铁三号线,丈夫就能早点回家。他回家的路更从容、顺畅,是我和即将出生的宝宝最期待的。 

司机咋说的 首列车俩帅司机都是西安娃 

在西安每列地铁列车开通试运营时,首列车司机自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11月8日下午,当三号线首列车司机,身穿蓝色地铁制服的闫旭和吴三鹏,结束行车出现在香湖湾站时,两位帅气的小伙摆出司机基本功——“手指口呼”的手势,立刻引来了媒体聚光灯的一阵狂拍。 

通过与两位小伙子交谈记者了解到,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西安娃,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友。对于驾驶三号线的感受,闫旭对记者说,能为家乡人服务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责任。驾驶三号线车辆,由于要通过高架,能看到浐灞和世园美景令人心情愉悦,同时也给驾驶提出了考验。 

上岗前测血压开车要“手指口呼” 

闫旭说,三号线有地铁司机400多名,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每天上班前,不仅要整理衣冠,同时还要经过测量酒精浓度,测血压,答题(技能和专业知识)、检查自己携带的工具后才能上车,在按照要求检查车辆后,才能开始行车。 

闫旭说,一车的两位司机有明确分工,一位是主操作,负责信号系统,另外一位负责安全监视、车内监控和内广播系统的操作。两人开车时,面对行车前方状况和信号变化,相互配合要靠“手指口呼”。这些需要通过手、口、眼的默契配合,实现口到、眼到、心到,虽然一路要口中喃喃有词,但必不可少。本报记者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