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一次行走 而是带动更是践行 七旬夫妻报名渭河行

26.06.2016  22:33

渭河行并不仅仅是一次行走,而是呼吁,影响,带动,更是践行!七旬夫妻报名参加渭河行,妻子说丈夫关注环保,每次出去看到小广告他都会清理,有时候没带工具,他直接拿手往下抠,指甲都弄破了。如今,孙子都被带动了!对于渭河行,他们都期待影响带动更多人,一代代传承。

他清理小广告弄破指甲 孙子受感染关注环保

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推出的“2016江河卫士——母亲河守护计划之行走渭河大型公益活动”,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不少人争相报名。

郭先生今年76岁,经常和72岁的老伴到处旅游,“许多古生物发源于渭河,保护渭河就是保护古文明。”郭先生表示,16年前路过渭河,看到渭河附近“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站在楼上看不到远处的山,经过近年来环保项目的开展,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蓝天白云慢慢重现,参加渭河行走这一活动,就是想去感受一下治理后渭河周边的美景。

其实,渭河行并不仅仅是一次行走,而是呼吁,激发,影响,带动,更是践行!老伴李女士笑称,在日常生活中,郭先生十分热心于清理小广告。每次和老头出去散步,看到小广告他都会上前赶紧清理干净,有时候没带清理工具,他直接拿手往下抠,指甲都弄破了。“连我的孙子都被带动了,每次出去看到小广告都会叫‘爷爷,爷爷,那里有一个’。”

在两位老人看来,关注环保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通过媒体的报道,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会有更多的人来守护母亲河。“我们很想去看看渭河,回来后再讲述给儿女和孙子!”

业内人士建议 渭河周围建筑统一规划

刘先生是业内人士,1976年就读于水利学校,1979年被分配到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工作。

刘先生回忆说:“当时渭河水比较清澈,泥沙含量很小,1979年-1981年,渭河水还用于咸阳等地区的农田灌溉。”而到2000年以后,咸阳到草滩一带的渭河边上堆满了建筑垃圾,周边环境开始变差,对河床的影响很大。刘先生希望通过报名这次活动参观母亲河,了解近几年的变化。

刘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生态污染要严治,严禁渭河沿岸堆放垃圾和排放污水,对周围建筑进行统一规划,保持生态平衡。

本次公益活动一方面征集渭河 陕西 段遭破坏、受污染线索,另一方面征集志愿者,一起行走渭河。

志愿者要求:身体健康,关注环保,有徒步经验者、摄影爱好者、对渭河有过调研的人优先。报名时请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和理由等,时间截止6月底。

报名方式:三秦都市报新闻热线965369,或在微信公众号上搜索公益记者,关注后留言。

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