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报道14天 本报帮10位求职者找到工作

13.03.2015  18:15
核心提示: 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一份‘高大上’的工作!”22岁的陈庆,旅游管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开始想找旅行社方面的工作,但是多次碰壁后,她决定找一份跟招聘相关的工作。参加本报的“帮你找工作”活动后,她向西安大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投递了简历,希望应聘招聘顾问一职。

 

“我5日开始培训,10日上班,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员!”小胡说。“小李的助学贷款没还完,转正后,公司借钱帮她还。”公司负责人说。14天内,我们帮助10位求职者找到了工作。

旅游本科生找到“高大上”工作

“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一份‘高大上’的工作!”22岁的陈庆,旅游管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开始想找旅行社方面的工作,但是多次碰壁后,她决定找一份跟招聘相关的工作。参加本报的“帮你找工作”活动后,她向 西安 大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投递了简历,希望应聘招聘顾问一职。

在科技四路复试时,记者感受颇深。“你说当过蛋糕店电话客服,那我们来模拟一下!”只见该公司市场部组长王莎说:“你好,我在你们店了买了蛋糕,有一个草莓是坏的。”小陈接话说:“不好意思女士,请您说一下具体的购买时间,我帮您查一下消费记录!”“那你什么时候可以回复我?”“您别担心,我五分钟后回复您好吗?”五分钟后,电话回过来:“女士您好,非常抱歉,可能是由于我们员工的操作不当,不管草莓坏没坏,都给您带来不便。我们给您补偿小一型号的蛋糕好吗?您看是您来取还是我们给您送过去”……面试官对记者说:“无论是她的语气还是态度,我都比较满意。能投诉的顾客其实最看重的就是商家的态度,她能抓住顾客的内心。”

如今,小陈已试岗一周,实习期月薪2100元。王莎说他们对小陈非常满意,业绩不错,转正后还有岗位薪资、工龄工资和奖金等。小陈对记者说:“刚开始上班打电话给企业,询问他们有无意向参加招聘会,虽然遭到一些拒绝,但是看到同事们都很努力而且老帮我,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如今,有的企业让我帮助介绍求职者,有的同学让我帮助介绍工作,我觉得我干的工作很‘高大上’!”

10位求职成功者的感言

本报第六届“帮你找工作”公益活动自2月27日启动以来,14天内,有319位求职者通过本报报名参与,目前已帮助10位求职者找到工作。此外,其他求职者也在积极与企业对接中。

No.1张翔: 陕西 新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会务执行岗位。他说:“半年投递几十份简历没有结果,没想到你们一天就帮我找到工作。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No.2林小羽:陕西某文化传媒公司,后期制作岗位。她说:“放低姿态和待遇要求,没想到工作这么好找。”

No.3胡丹:某物业管理公司陕西分公司,财会岗位。她说:“如果没有你们,我不可能被这家上市公司录用。”

No.4李娇:陕西净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文员岗位。得知她的上学贷款没还完,公司负责人说,等她转正后,公司借钱帮她还助学贷款。

No.5潘健朝:西安金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家装顾问岗位。名校毕业的他说:“毕业8个月没有工作,如今如愿以偿。”

No.6林雯:陕西某教育机构,教务专员岗位。她说:“考研失败很迷茫,谢谢你们热情地开导,并帮我找到工作!”

No.7何源:西安金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岗位。她说:“之前求职遭遇1.8万元培训费,变得很谨慎。感谢你们!”

No.8叶林:陕西华途教育学历提升学院,课程顾问岗位。她说:“之前应聘造价员,多家公司录男不录女,及时调整思路很重要!”

No.9严攀:陕西九朝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业务员岗位。他说:“年前从青岛辞职回家乡,如今如愿找到工作,先从业务员干起,向设计师岗位迈进。”

No.10陈庆:西安大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顾问。她说:“这家公司很适合我,我愿意和公司一起成长!”

同时,通过本报“帮你找工作”活动,11位残疾人已经上课两次,陕西益邦人才服务中心提供师资、材料,为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免费画画剪纸培训。并在社区搭建销售渠道,残障人士可以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卖出去,获得报酬。“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首席记者姬娜

征集10位求职者我们帮你找工作211校招网陕西益邦人才服务中心三秦都市报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