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世界里的博士《笔记》

27.02.2015  17:11

    新华网陕西频道2月26日电(记者史梦)今晚,令广大电视观众期待已久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将正式登陆各大卫视,身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衣装、操着一口标准陕北话的身影将带领全国观众深入几十年前的陕北农村。

    关于农村的话题,今年春节一直很火。春节期间,一篇《博士春节返乡笔记》在微信朋友圈热传。《笔记》对农村的生活状况,以及乡村没落的诸多描述,许多人都有同感。

    《笔记》作者引用一名打工者的话把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先不谈这样的论断恰当与否,我们先回到《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作为那个年代的典型人物代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而这些突变也从当时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农业学大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经营制”这些伴随社会发展衍生的新变化,在小说中,也让以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为代表的农民群体应接不暇,举棋不定,同时也产生了具有时代特性的困难和社会问题。

    再来看《笔记》,关于“农村的破落”、“知识的无力”、“贫困农村娶妻难”,这些困扰当下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又何尝不是历史长河在当下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呢?

    《笔记》作者观察了返乡交通,乡村的人际关系,以及婚丧嫁娶、住房、交通工具,还有自己受到的礼遇等等,然后得出了一句话的结论——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说起迷茫,《平凡的世界》中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小说中在他看来,未来不仅迷茫,更是噩梦。但现实又如何呢?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当然,这些田福堂已然无望目睹,但它的现实意义在当下看来却无法磨灭。《笔记》中提到的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问题的确需要调研解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时代阵痛是社会发展的连带并发症这样残酷的事实。

    激活农村生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农村生活矛盾,在解决这些衍生问题的同时,我们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审视发展,紧抓主要矛盾,不应避重就轻,本末倒置。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历经各种苦难,这些苦难同样源于时代,来自生活,但他并没有被现实所压垮,而是充满信心,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的也是面对现实,接受变化,勇往直前,敢于直面平凡的世界。(完)

    延伸阅读:

    探秘《平凡的世界》拍摄地:神木高家堡古镇街景

平凡的世界》拍摄地神木高家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