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关正辉教授获2015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05.01.2016  23:35
            2015年12月31日,中国化学会在其网站公布2015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评选结果,西北大学关正辉教授入选,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奖者,全国有机化学领域仅有的2名获奖学者之一。

西北大学关正辉教授

            关正辉是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领导的课题组针对有机化学中碳氢键羰基化、高效合成含氮杂环等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他发展的钯催化芳胺双羰化反应首次解决了芳胺直接合成靛红酸酐的科学难题,是碳氢键羰基化领域的重要进展,被著名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Vollhardt教授誉为:该工作是催化方法学中开创性的进步和可喜的“全垒打”!他发展的12种含氮杂环合成法为医药、农药、功能材料结构中吡咯、吡啶、吲哚、喹啉等杂环骨架的合成提供了简捷、高效、绿色的新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均以西北大学为第一单位,关正辉为通讯联系人,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的《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24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0的期刊上,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关正辉因此曾受邀在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第8届、第9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关正辉先后荣获了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1年西北大学“优秀教师”、2012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2年首届西北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2013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4年首届陕西省化学优秀青年奖、2014年首届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特等奖“有色天宏杯奖”指导教师、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 Membership Award in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等奖励和荣誉。另外,关正辉教授近年来培养的12名研究生中有9名研究生因成绩优异而荣获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中国化学会设立的第一个奖励项目,在国家奖励办公室备案。宗旨是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化学科技人才,鼓励我国广大青年投身于我国的化学科学事业,促进我国的化学事业高水平的发展。该奖励表彰在基础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35周岁以下的青年化学工作者,由中国化学会负责实施,每年评审一次,每次不超过10人,颁奖仪式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中国化学会年会上颁发证书和奖金。历届获奖者中已有许多优秀人才已成为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学科领军人才并在本岗位和专业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国化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