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两所高校两位院士获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05.11.2014  02:18
陕西两所高校两位院士获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 教育厅
陕西两所高校两位院士获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 教育厅
来源: snedu.gov.cn
            2014年10月29日,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人颁奖。2014年全国共有52名科技人员获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院士和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获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右四)和何梁何利基金募捐人代表梁洁华(右二)与郑晓静(右一)等部分获奖人合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院士荣获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郑晓静长期坚守西部,在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方面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任独立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超导委员会“The 2007 Van Duzer Prize”等。
            截至目前,郑晓静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和科普著作1部,其中有关风沙力学的英文专著由Springer Verlag出版,并列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ries”学术专著丛书;获发明专利8项,其中2项为美国专利;培养的博士中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蒋庄德研究领域为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与微纳米技术、精密仪器与传感器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等,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及一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作为第一获奖人,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指导的博士论文曾获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据介绍,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四位先生,共同捐资四亿港元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内地科学家,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何梁何利基金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三个奖项。其中“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按学科领域分设17个奖项,授予在特定学科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者。何梁何利基金每年评选一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港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奖金为20万港元。据介绍,何梁何利基金成立20年来,共表彰了1100位杰出科技工作者。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