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明代古墓出土500年前鸡蛋

11.12.2019  08:42

  500年前的鸡蛋长啥样?古人为何把鸡蛋放入陪葬品?近日,四川广安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展开考古挖掘时,在一座明代墓葬中发现了穿越500年的鸡蛋。

广安协兴园区现明代古墓 出土500年前鸡蛋

  11月11日,广安市开展全民水库规范化建设及西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在协兴园区扯渡村九组葫芦岛西侧的窟窿嘴发现了两座古墓。随后,文物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清理。

  从墓地出土的墓志铭可知,墓葬为明代广安人杨铭(字自新,1435—1501)及妻郑氏、范氏等之墓。杨氏墓葬坐北朝南,两座,一字排列。

  一座石室墓(编号M1),明代中晚期;一座土坑墓(编号M2),年代稍晚。M1为一座典型的四室明代石室墓,宽4.9米,长3.24米,高1.94米,由墓门、棺室、墓室、后龛、墓顶组成。棺台上置木棺,木棺内底铺满石灰层。M2位于M1东侧,竖穴土坑墓,墓室狭窄,仅能容下一口木棺。棺底铺满石灰层,与M1葬俗一致。由于未发现陪葬品,且地层信息因施工而破坏,确切年代待考。

  据介绍,明代杨氏墓地共出土了各类文物17件,有釉陶谷仓罐、瓷碗、青铜簪、铜镜、墓志铭等。最为特别的是M1二号后龛放置的谷仓罐,罐内尚存的稻谷中包裹着外形完好的鸡蛋,鸡蛋数量暂不详。

编辑:钱江